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甘肃成县:特色产业奏响乡村共富幸福曲

23-02-20 22:31 来源:央广网 编辑:王烁

  央广网兰州2月20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宋海涛)春耕备耕,水响磨转,农家客栈喜气迎人;酒香扑鼻,醋味浓烈,发展节奏热气腾腾;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产业园区干劲十足……初春时节的甘肃成县宋坪乡,特色产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近年来,成县宋坪乡紧扣“一乡、两基地、三线、四特产”的产业发展布局,以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转型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以发展促振兴,探索产业发展新业态,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奏响乡村共富幸福曲。

  做足“山”文章,变“短板”为“跳板”

  宋坪乡距离成县县城55公里,是全县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山大沟深是困扰该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难发展慢的问题怎么破解?产业“聚能”如何实现?一系列的问题给宋坪乡乡村振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宋坪乡的农家客栈(央广网发 宋海涛 摄)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坚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推进产业发展深度结合,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探索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带动更多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猕猴桃全覆盖、香菇木耳创品牌、马莲成片带、药材林下栽、养殖原生态’的产业发展格局。”宋坪乡党委书记镡永喜说。

  靠山吃山,就得有特色、有品牌,才能有吸引力。宋坪乡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有旅游优势资源的村子发展乡村民宿和烧烤基地,为“百公里环线游”提供了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垂钓体验为一体的休闲驿站,大力推介当地土特产,让农民在家门口把产品变商品卖出去,开辟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从“补短板”到“锻长板”,从破难点到出亮点,宋坪乡立足“山”字做文章,不断巩固和增强产业供给优势,让偏远乡村迎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曙光。

  实施“人才回乡”,从“离土”到“归土”

  走进宋坪乡田柳村,酒香、醋香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忙着生产。“田柳春”酒厂的张旭强和金陇源香醋坊的康双荣一个忙着出酒,一个忙着酿醋,“在外打拼多年,回到土生土长的家乡办企业,能为家乡做贡献,觉得很有意义。”同为退役军人的张旭强、康双荣对于回乡创业的初衷,他们异口同声,话语间也带着浓浓的乡音乡情。

  “一个村子建成落地了两家企业,既能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又能直接增加群众的收入。”看着村子越变越好,宋坪乡田柳村党支部书记牛朝强高兴得合不拢嘴。

  加工制作纯手工魔芋(央广网发 宋海涛 摄)

  位于黑楼房村的成县宋坪刘氏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纯手工魔芋加工制作为主,是宋坪乡极具特色的产业之一,目前已累计生产加工纯手工魔芋10000多斤。“爷爷和父亲都是制作魔芋的‘老把式’,技术上没问题,乡里创业扶持政策也好,所以就选择回乡发展。”合作社负责人刘伟介绍。

  纯手工制作、打造自身品牌、逐步拓展销路……从惠农增收到手艺传承再到品牌塑造,在合作社发展规划上,80后的刘伟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宋坪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吸引、支持在外宋坪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不断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供资金保障,为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沃土,让返乡创业者安心、放心、有信心。

  聚焦产业赋能,让“土特产”成“香饽饽”

  “唰唰唰……”在陇南运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操作有序,机器不停地运转,艾绒被层层过筛……

  陇南运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艾绒香、艾茶、艾叶足浴包、艾草枕头、坐垫、颈肩包等系列康养产品。乘着产业振兴的东风,该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不断做大做强艾草产业,用“订单”激发农村土地活力,让田间野草变成帮助群众增收的“致富草”。

  “目前,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今年计划在宋坪、鸡峰等周边乡镇利用治理的撂荒地、陡坡地等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地,增加艾草种植面积,争取达到5000亩……”展望新的一年,企业负责人马三运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史永龙为反季乌龙头浇水(央广网发 宋海涛 摄)

  同为返乡创业,史永龙选择了蔬菜种植。“主要是通过线上销售,从年前到现在,反季乌龙头的价格和销量一直居高不下,一个大棚40平方米,预计收入可达3到4万元。”通过错峰上市,史永龙的蔬菜开年便迎来“大丰收”。

  短暂的喜悦后,史永龙又开始加紧赶制15万袋木耳菌棒订单,每天20多名工人流水线作业,半个多月后第一批11万袋菌棒已全部进入发酵车间。等待菌棒发酵时,另一边的平菇已经进入采收期,史永龙和工人们每天都是争分夺秒、步履匆匆……

  “我的直播平台上粉丝量虽然不多,但订单成交量却在85%以上,都是铁杆粉丝!”史永龙说,“土特产”之所以变成“香饽饽”,靠的是信誉和品牌,未来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