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蛰伏大漠四百年的永泰“龟城”
万里长城既能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也可逶迤固守在尘土飞扬的丝路古道旁。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永泰古城,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隐藏”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戈壁之中,默默记录了4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从空中俯瞰,永泰古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城墙边突出的瓮城等像“乌龟”的脑袋和足,当地人因此也称其为“龟城”。
2019年5月28日无人机拍摄的“永泰龟城”。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金戈铁马入梦来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河西走廊连接古代中原与西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永泰古城不在河西走廊上,却紧邻河西走廊,拱卫河西走廊。在明代,像永泰古城这样的城堡和边墙构成长城防御体系,形成了保障河西走廊畅通的“锁钥”。
据专家考证,景泰一带的长城主要修建于西汉与明代,而汉长城又是明长城修补利用的主体与基础。
1598年,三边总督李汶率大军,出击盘踞于大、小松山(今景泰寿鹿山、昌岭山)一带的鞑靼阿赤兔等部。
松山收复后,明军筑边垣,分屯置戍,将防线从黄河沿岸北移300多公里,在此建筑新的防御体系。而这里的“边垣”即称“新边”。
当时的明军将领敏锐地注意到,从新边到兰州之间,人烟稀少,补给困难。因此,他们选择在背靠寿鹿山的一片川滩之地上构筑城堡。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总督李汶、巡抚顾其志以红水、三眼井二堡去州辽远,因于适中之地旧老虎城置堡,周三里,名曰永泰。”1608年,永泰城建筑完成,有兰州参将驻扎在此,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
久经沙场的李汶不会意识到,他力主筑起的新边长城,会成为明朝后期修筑长城的最大工程。自新边建成以后,这里再无大的战事。而此时,距离明朝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30多年。
其实,包括永泰古城在内,明朝在甘肃新边沿线共修筑了13座军堡。这些军堡再加上长约400里的长城,共同构筑起完整的新边防御体系,大大缩短了明朝守军的布防线,降低了防守难度,并有效抵御了河套一带游牧部落对明西北边境的袭扰。新边长城及军堡有效利用了地理优势,成功将防御重心北移,成为明朝长城防御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古代军堡“活化石”
永泰以战而兴,数百年来又隐于戈壁深处。闭眼听,仿佛古城的每一粒黄沙都回荡着遥远的绝响。抬眼望,夯土城墙、瓮城、炮台……每一处景致又像穿越回古代。
在永泰古城,黄土夯筑的城墙围出了一个龟壳似的椭圆,四面各有一座半月形的瓮城作为“龟足”,只有南面的瓮城开有两道城门,就成了乌龟的“脑袋”。城墙周边分布的12座马面构成“裙边”。从高处俯视,整座城就如一只金龟伏在戈壁滩上。
古城壁垒森严,再加上城外烽火相望的墩台,都说明这不是一座普通城池,而是一座有重要价值的军事堡垒。
71岁的永泰古城居民、长城文保员李崇仁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他介绍,永泰古城周长约1.7公里,墙高平均约12米,有炮台12座,城楼4座,城下有护城河。“城南北两侧分别朝兰州和长城方向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
靠近观察可以发现,永泰古城的城墙上面还建有像锯齿一样的垛口墙,用来保护当年守城的士兵。城墙上突出的地方是马面,当敌军攻到城墙底部时,守城士兵站在马面上,很容易攻击到墙下的敌军。
作为一座军事要塞,永泰古城内的格局遵循“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原则。巷道交错相通,在城内形成一个个丁字路口。这些丁字路口,对今天到访的游客来说,虽不至于迷失方向,但仍有无法顺利抵达的“死角”。
在古代作战,除了坚城高墙、兵强马壮和粮草充足,水源也是战略物资。而永泰古城顽强生命力的“密码”就在地下。
《永泰城记》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于永泰城的名将岳钟琪返乡祭祖。他认为永泰城虽形状如龟,但未有五脏,便命人挖了一条暗渠,将清澈的泉从地下引入城中修筑的五眼井中,称作“五脏”。同时,他又让人在城北设一大涝池,取名“甘露池”,合称“六腑”。有了这些被称作“五脏六腑”的水源,看似荒凉的永泰古城就有了生命力。
永泰古城内的原住民多是戍边将士的后代。李崇仁说,先祖背井离乡,筑城戍边,取名“永泰”就是希望能够“永绝虏念,康泰安宁”。
古城保护进行时
如果历史是一卷长长的电影胶片,永泰古城或许只是其中某一帧隽永的定格画面。400余年历史,弹指一挥间,古城终因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变化而逐渐隐入历史尘烟。
多年来,风雨侵蚀成了永泰古城的“大敌”。大约在6年前,我在隆冬时节第一次走进永泰古城。凑近夯土墙倾听,大风像刀锋一样划过墙上长短、大小不一的裂缝,嘶鸣和嚎叫声在耳畔回响,仿佛置身战鼓隆隆、山摇地动的交战现场。
正畅想时,身后的说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转身回望,几位村民靠着院墙拉呱晒太阳,让人顿感“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近年来,古城即将倾颓的土墙、不断延伸的裂隙也逐渐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2006年,永泰城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这里又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1月,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合编制完成了《永泰城址墙体抢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
从2014年开始,上述工程陆续开始施工,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军事要塞典范”的古城开始迎来新生。
除墙体抢险加固工程外,从2015年开始,永泰古城还完成了防洪工程、永泰学校建筑群修缮工程、永泰城址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等项目,为文物保护和进一步的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当我2021年再次见到李崇仁时,发现城内已有多名和他一样的文保员轮流进行巡护。除了定期向文保部门报告古城状况外,他们还会阻止游客攀爬、破坏古城墙和乱扔垃圾等。
这些年来,保存较为完整的永泰古城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也吸引了不少影视摄制组前来取景拍摄。《神话》《花木兰》《美丽的大脚》《天下粮仓》等多部影视作品曾在古城进行摄制。
李崇仁等村民已参与过多部影视剧拍摄,俨然成了“老戏骨”。“给剧组当群众演员、小工,也是我们村民的一份额外收入。”李崇仁说。
居住在永泰古城的文保员王春元介绍,20世纪50年代时,永泰古城里还居住着1000多人口。后来,由于干旱少雨、土地沙化和盐渍化等原因,不少居民陆续搬迁离去。“现在常住人口100多人,大多是不愿搬走的老人。”
如今,大量年轻劳力外出务工,永泰古城的留守人口主要靠养羊“过生活”,还有些村民在周边种植小麦和胡麻等作物。
蓝天连着土墙,城外一群白羊。有村民放牧归来,羊群拥挤着从城门外涌入。虽没有人声鼎沸,却迎来另一番热闹。(本报记者程楠/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 2023-02-10【甘快看】探访“中国镍都”:镍是怎样炼成的
- 2023-02-10【甘快看】天水工业博物馆——浓缩一座城市的工业史
- 2023-02-10【甘快看】扩大投资“出实招” 企业发展“添动能”——我省企业家热议《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 2023-02-10【甘快看】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读《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