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凉州会盟”

23-02-05 14:26 来源:奔流新闻 编辑:张慧雅

  1247年,蒙古窝阔台汗之子西凉王阔端与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盟”,发出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结束了西藏近400多年的混乱局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行政管辖的基础,揭开了西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见证,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了典范。 

  一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此后数十年间,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不断扩展蒙古汗国的统治势力。1227年灭西夏,当时凉州被称为“西夏辅郡”,亦被蒙古大军占领。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把原属西夏和甘青部分地区划给了他的次子阔端作为封地。阔端“开府西凉,承制得以专封拜”,坐镇凉州,称为西凉王。1235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西路军由阔端统领,进攻陇、蜀。蒙古军占领了吐蕃东北面的凤翔路、临洮路及东面的利州路、潼州府路和成都府路。这样,吐蕃就处于蒙古大军的包围之中,面临或战或降的选择。

  1239年,阔端派手下大将多达那波率军万人进入藏北侦察虚实。蒙古军队到达热振寺,震惊整个吐蕃。此后,多达那波没有再与吐蕃当地武装发生冲突,而是供施了许多布施,修复了被毁寺院和佛殿,得到了当时西藏僧俗群众的广泛支持。多达那波与当地藏族僧、俗势力,进行了和平接触和频繁友好交往,调查了解西藏的宗教、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向阔端写了一封详细真实的调查报告《请示迎谁为宜的详禀》。里面写道:“在边野的藏区,僧迦团体以甘丹派为大;善顾情面以达隆法王为智;荣誉德望以枳空敬安大师为尊;通晓佛法以萨迦班智达为精。”“萨迦班智达学富五明,具大法力,王如其请,遣使迎之。”阔端从这封《祥禀》中得知后藏萨迦派直接控制着当地宗教、政治、经济权力,是西藏地区实力很强的一个教派,便采纳了多达那波的建议,决定派“金字使者”迎请实力雄厚的萨迦派领袖萨班赴凉州,共商西藏归顺大计,力图以和平方式和政治手段实现蒙古对西藏的统治。

  1244年,阔端向萨班发出正式邀请诏书,请他前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并委派多达那波为“金字使者”,偕同另一位名叫杰曼的将领率兵,带着邀请诏书和丰厚礼品,不远千里深入后藏萨迦寺,迎请萨班。

  

  西藏地区自吐蕃王朝崩溃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宋史•吐蕃传》载:“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吐蕃政权林立、军阀混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11世纪中叶,西藏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封建领主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依附于不同领主集团的佛教势力,也形成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众多教派,这些教派大都根据社会政治需要,“设道布教、各化一方”“各标一胜、各树一帜”。各地方势力之间不断发动战争,各教派领袖也乘机参与军政,排斥异己,更加深了分裂和战乱,使藏族人民深受其害。渴望和平统一,要求能过“太平安宁的生活”已成为广大西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萨班高瞻远瞩,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他接到阔端送来的邀请函后,审时度势,权衡利害,为西藏百姓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迈体衰,毅然决定亲往凉州去见阔端。1244年,萨班先遣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等人直接奔赴凉州,他本人抵达前藏拉萨,与拉萨僧俗各界上层人士,充分商议归附蒙古事宜,集思广益,并说服、协调好地方实力派、各个教派的意见,处理好萨迦派与各大教派的利益调整。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萨班于 1246 年途经青海及甘肃天祝县到达凉州。

  三

  萨班历经两年长途跋涉,于1246年8月到达凉州。当时,阔端王子正在蒙古和林参加贵由汗的即位典礼,双方未能立即见面。

  1247年,阔端回到凉州,立即与萨班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谈判,并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凉州会盟之后,萨班给西藏各地僧俗首领写了一封公开信,即《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萨班在信中说,西藏已成为蒙古属地,阔端大王已委派萨班和其他“金字使者”对西藏进行共同治理,信中还把蒙古为西藏规定的各项制度,包括呈献图册、委派官员、缴纳贡赋等,都作了说明。据史料记载,“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了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继元朝之后,历届中央政府都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在阔端的大力支持下,萨班精心策划,在凉州城周围改建、扩建了“凉州四部寺”,即东部幻化寺、西部莲花寺、南部金塔寺、北部海藏寺。其中东部幻化寺规模最大,号称“凉州佛城”。

  萨班在东部幻化寺驻锡5年多时间,于1251年圆寂,享年70岁,阔端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在寺院内建起了一座灵骨白塔。灵骨白塔是一种藏式喇嘛塔,是纪念和缅怀萨班的象征。此后,东部幻化寺便改称为白塔寺,八思巴继承了萨班的衣钵,继续主持该寺。  

  白塔寺饱经历史沧桑,到元末不幸毁于兵祸。明宣德五年(1430)和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前后两次重修,但其规模已大不如前。1927年,凉州地震,白塔寺大部分建筑被震毁,留下一座8米高的灵骨塔基座遗址。

  

  1992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在“西藏的主权归属”一节中写道:“十三世纪初,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47年,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皇子阔端在凉州(今中国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其中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1629年成书的《萨迦世系史》记载着当时萨迦班智达写给西藏各地僧俗首领的信中关于必须归顺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了全中国,创建了继汉、唐王朝之后中国版图内各地区、各民族大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如今,萨班灵骨塔遗址已得到了妥善保护,在灵骨塔塔基四周,形成了一片白塔塔林。塔林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使白塔寺显得肃穆庄重,蔚为壮观。

  2001年,武威白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白塔寺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武威白塔寺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凉州会盟”这一独特历史资源,对于正确认识西藏和祖国大家庭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国家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武威文史散论《天马长歌》(与张长宝合著),武威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与赵大泰等合著),五凉文化著作《话说五凉》(与徐兆寿合撰),参编出版《凉州会谈》连环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