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新春走基层】华亭:“笑摊”唱响欢喜年

23-02-01 16: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李彦贵,忙把水担,汗流满面擦不干……”锣鼓震天响,狮子舞吉祥,“笑摊”乐翻天。

  春节期间,一到晚上,华亭的大街小巷、村居院落、店面机关,随处都能见到群众围在一起高高兴兴看“笑摊”,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场景。

  “笑摊”又叫曲子戏、小曲子、地摊子、信子腔等。起源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20世纪初的清末和民国初年。2006年,华亭曲子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亭的春节,群众参与人数最多、普及率最高、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就是唱和看曲子戏。

  华亭曲子戏唱腔属于联腔体。演出用的戏装没多大讲究,被面子、花衣裳、大棉袄均可,演出道具也很简单,草帽、水担、木棍、烟锅等信手拈来,都可使用。乐器也可多可少,常见的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碰铃等。演出也很随便,找一块空地,支起乐器,简单化妆,穿上戏服,旗作轿、鼓作磨、鞭作马,走来走去就可唱将起来,观众“围圈而坐”欣赏,唱到精彩处,不时响起掌声和叫好声,热热闹闹,欢欢喜喜。

  “曾不记那一年,你娘家我丈家两个老人是亲家,还有咱娃的他舅家,报丧报到咱的门下,我问你咋办呀……”1月31日,在华亭市山寨乡峡滩村安子社的文化广场,零时搭建的舞台上,本村的曲子戏社团聚在一起,依凳而坐的几个乐手,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有的打碰铃,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一曲《张连卖布》便唱了起来,台下观众或坐或站,津津有味的欣赏着,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

  “每年到春节期间,我们村的曲子戏班除了在本村演出外,还会进城和走村串户为群众进行表演,给全市人民拜年。”峡滩村党支部书记张平介绍说。

  一个小小的乡村舞台,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有久久流传、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有表达阖家团圆、美好祝愿的温馨旋律......一个个曲目轮番上演,演员们动作诙谐有趣又威武雄浑,传递了乡乐,凝聚了乡情,每一个表演完毕都会赢得现场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非常好听,也非常热闹。”村民雪宇璟脸上挂满笑容,“过年就图个喜庆热闹,村民们聚在一起看‘笑摊’,过新年,非常开心。”

  每年春节期间,除了大街小巷、村居院落里应邀而唱的曲子戏,华亭市还会举行曲子戏调演活动,全市各个曲子戏社团齐聚一堂,说学逗唱,争奇斗艳。“下面,请来自西华镇西塬村的曲子戏团演出《双官诰》,大家欢迎。”

  “头戴凤冠诰三品, 身穿霞披锦绣纹……”随着悠扬的乐器声响,演员开始抑扬顿挫的演唱,一句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升腾于舞台之上,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在华亭,过大年,唱“笑摊”,已是流传已久的习俗。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一到晚上,从城东到城西,从乡村赶来的四十多家曲子戏演唱队你方唱罢我登场,处处欢快的“笑摊”唱响了欢喜年。

  通讯员 张小兵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