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回乡偶书|紧走慢收拾 家风永流传

23-01-27 19:35 来源:新甘肃·每日甘肃网 编辑:陈世赟

  奶奶(左二)在甘谷县六峰镇卫生院工作期间。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见习记者  马腾飞

  从甘谷县城出发一路向西,有一个被高速公路一分为二的村庄,名叫杨赵村。这里是我奶奶的娘家,她曾经生活过22年的地方。

  我的奶奶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当了一辈子医生,养大了4个孩子。“赵大夫!”杨赵村老一辈人都叫她这个名字,1968年从兰州卫校毕业的她,前后在3个乡镇一直从事医生这份职业。因为这份职业,她总是要我们在每件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今年回村串门前,她依旧是提前半天收拾好所有东西,给东家带什么,给西家带什么,她心里很有数,而路上却赶得急,包一拎,票一塞,一个跨步便上了班车。

  回村的路上,曾经刮去鞋底半层泥的小道,如今顺着硬化路不再颠簸。车启动时,看着窗外的变化,她回忆起以前出诊时难走的路。甘谷乡镇多山,沟壑纵横,遇雨便是泥路,湿了半身不说,脚底倒是越来越重。接生是卫生院常遇到的急事,每次出发前无论如何都得万全准备,若是手术包和药品缺东少西再折返,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紧走慢收拾,做事才踏实。”从小奶奶就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让我们做事情都不要着急,仔细整理好需要的东西,然后尽快地完成,这样才有效率有质量。即使是奶奶不太擅长的绣花巾,取针时她也从不在针线盒中找来找去。

  今年我告诉奶奶回家的日子后,她便掐着指头算了又算。奶奶不会做大菜,但面条擀得好。她知道我最爱吃浆水面,便早早地去早市买来一大袋面粉,做好了一缸的浆水;还知道我爱吃面皮,便跑了很多地方找来最好的料汤原料。她对于新时代社交通信不太会操作,只能通过手机电话和我通话,常常在晚上打来,生怕打搅了我的工作。今年回家出发前一夜,奶奶打来电话叮嘱我很多,她会做好所有我爱吃的东西等我回家。

  年三十,我陪她趴在窗边看烟花,各色各式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这是一年中难得的相处。入睡时,她对我说,“在外要照顾好自己,很多事情都不能急忙,要仔细做好,不用担心家里,只要你平安健康就好。”我紧抓着奶奶的手,眼角湿润。

  以前来兰州看我时,她总会唠叨我房间没有保持干净,而我也总是会埋怨她吃一碗15元的炸酱面和别人讨价还价。“你还没有成家立业,什么都要省点钱,不能用时四周张手要,那样别人会到处笑话你的。”我再帮她点饮料时,她便连忙摆手。奶奶一辈子节省,总是为我们的人生大事做准备。在她眼里,我们在社会上扎下了根,站住了脚,家庭幸福,平安健康,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随着春节返程的开始,奶奶又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包小包地收拾起来,叮嘱越来越多,行李越来越重,不舍却越来越深。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