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上关镇:草畜“绿色循环”牛羊肥生态美

22-12-16 16:3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寒冬时节,刚经历了一场大降温的西北大地,冷气逼人,而华亭市上关镇王家沟村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内却活力十足,干净整洁的标准化牛棚里,养殖大户王生荣正穿梭在牛棚间清洁、喂食,忙个不停。养牛实惠不实惠,群众心中有数。“一头牛有一万多收入,十头牛就是十多万。”王生荣每天围着10多头牛忙前忙后,干劲十足。

  无独有偶,在小川村陇山牧禾饲草加工厂内,只见一堆堆秸秆被送进铡揉机,经过粉碎、搅拌、压缩等工序后,便制作成了饲料。短短几分钟,玉米秸秆就“变废为宝”了。据加工厂负责人米玉龙介绍,该厂目前配备玉米青储收割机2台、打包机3台,加工储备青贮饲料0.8万吨,销售2000余吨,主要开展秸秆回收、加工,储存、销售,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带动了辖区群众致富增收,促进了全镇畜牧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华亭市上关镇按照“生态优先、立草为业、以草带畜、草畜一体、循环发展”思路,围绕“种足、养多、增收”目标,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打造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子。

  “每年秋收后,玉米秸秆经过青贮池发酵后成为青饲料,青饲料过腹增值又成为肉牛的‘美餐’,排出的牛粪运送到有机肥加工车间经过加工,最后成为土地绝佳的养分,‘加餐’后的田地种出的玉米,颗粒更加饱满、产量更高,到了冬季又成了牛的‘美餐’。这种‘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既解决了秸秆回收难的问题,又解决了粪便污染的难题。”上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车涛介绍说。

  人勤产业兴。在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华亭市上关镇在草畜联动、种养结合上做足文章,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在广袤农村悄然铺开,从产业到生态,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生机勃勃,人们的小康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通讯员 厉茂林 易婷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