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 传承 构建 西北师范大学着力构建西北教师教育“四梁八柱”
原标题:拓荒 传承 构建
西北师范大学着力构建西北教师教育“四梁八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兰州,地处祖国西北多民族地区交接、多民族文化交融地带。西北师范大学西迁兰州办学已逾80年。80年来,该校围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建立了从普通教育到职教师资的全专业、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农村的全领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层次教师教育体系,搭建了西北教师教育的“四梁八柱”。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现如今,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简牍学”学科入选我省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迈进新时代,西北师范大学将赓续百廿荣光,绘就立德树人新画卷。
始终高举师范教育大旗
始终坚守师范教育阵地,努力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百廿办学史,西北师范大学初心不改,笃行致远。
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深深根植于广袤的西北大地,开辟了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新纪元。此后,西北师范大学弘扬教化、开启民智,矢志不渝、兴教陇原。
一代又一代西北师大人主动承担起发展西北文化教育事业的责任,成为推动西北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1950年,现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李秉德先生奉派至西北师范学院,先后受聘为西北师范学院教授、校长等。他始终坚持探索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新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奔赴大西北,被聘为西北师范学院教授。他与萧树滋共同发展电化教育,在“黑板+粉笔”上课的那个年代,让“电化教育”有了学科“身份”。
同样,1953年,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教育学家胡德海先生来到西北师范学院,开坛讲授教育学课程。这一讲,便是悠悠七十载。他读书教书著书,成为扎根西北的“教育胡杨”。
……
时至今日,“大先生”们献身西北教育事业的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精神得以延续。“学校培养出的28万余名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留在西北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自觉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黄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拓荒者’和‘主力军’,西北师大为改变西部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西北大地文化面貌自此焕然一新。”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说。
高举师范教育大旗。多年来,西北师范大学立足西部教育前沿,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着力破解我省教育发展难题,构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适应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教师教育模式,并分步落实教师教育改革推进计划,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开启了中国特色“新师范”教育的壮阔征程。
同时,西北师范大学不断“向西拓展、向下延伸”,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突出师范性办学特色。“我们致力于培养‘靠得住、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基础教育优秀师资。”刘仲奎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部委和甘肃省先后依托西北师范大学设立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华文教育基地等教育机构,逐步形成以培养大批量、高素质民族师资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民族性办学特色,使学校成为支撑西部地区社会治理、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
“我们始终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办学特色,保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领域国内领先地位,服务、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万明钢介绍。
撑起我省基础教育“脊梁”
近两年,西北师范大学以“互联网+”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借助‘互联网+支教’的模式,我们从体育美育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为我省农村中小学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美育新局面。”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孙小春说。
不仅如此,“我们将教育实习和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有机结合,在省内外建立了大量稳固的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并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孙小春说。
“自2015年开始,学校共组织400余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赴甘南州幼儿园支教;依托甘肃省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对口临夏州开展‘千人援教顶岗’计划。由线上转至‘云端’,协同联想集团、高教出版社等筹资近3000万元,为临夏、宕昌等地的学校建设了524间专递课堂、60间同步课堂。累计组织2000余名师生在我省400多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普及活动;开展‘百名乡村体育美育教师’专项培训,帮助198名乡村教师提升了体育美育教学能力……”万明钢介绍。
2008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支教协议,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教育发展,成为疆外第一所赴新疆基层地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大学。
“自2008年开始,我们先后向阿克苏地区输送了27批6300余名学生参与这场‘支教马拉松’。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结束后,学生们还要进行思考与研究,提交研习报告。”万明钢说,这样的模式,可以促进教师教育的“基础理论—实践—补充理论”的良性知识迭代循环,还可以缓解当地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西北师范大学2019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的本科生杨静,今年报名参加了新疆教育实习。她满心期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阿克苏姑娘,曾就读于阿克苏地区二中。当时,我的不少老师都毕业于西北师大。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也选择了西北师大。如今我再次回到家乡,是以教师的身份。”
同时,西北师范大学开拓建设了阿克苏民族教育实验区,以及甘南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临夏民族地区教育实验区,由学校研究人员跟进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为促进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民族教育研究团队还长期致力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并主动承担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研究课题,积极开展民族地区教育理论研究和民族教育政策决策咨询服务——
承担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委托的“三区三州”教育脱贫“一县一策”指导方案的研制;组织团队编撰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用书》……
走好一流学科建设新路
2022年度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推进会要求重点推动教育学、草学、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简牍学等“4+1”个学科尽快实现突破发展。
其中,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已有百年办学历史,且位列B+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
“此次,我们教育学科被列为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建设学科,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学校的全力支持。”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兆璟认为,这是绝佳的发展机遇,应更好摸清自身“家底”,制定有效的学科建设方案,争取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扩大教育学科影响力。
据相关统计,五年来教育学院86名专任教师在CSSCI来源期刊共发表267篇文章(含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署名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保持优势、有所突破;近两年新组建设立的教育科学学院的56名专任教师主持过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4项、教育人文社科项目10项、教育部委托项目6项。
如今,教育科学学院智库服务再升级,为教育部提供专家咨询指导13次,为教育部、甘肃省提交的咨询报告有16项被采纳,有16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十四五’期间,教育学科总体建设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各类科研成果数量质量提高,标志性、高水平成果有所突破,努力将教育学科成功建设为‘国家级一流学科’。”针对上述目标,王兆璟告诉记者,学校、学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突破重大项目和高水平论文;在智库服务和建设方面持续发挥优势;加大对高水平大学优秀博士和校外知名专家的引进力度,争取让更多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甘肃省人才项目、“甘肃飞天学者”计划等;设立学科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知名高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和学院学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成立教育学科学术研究中心,发挥团队研究优势,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目前,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中西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特殊教育研究中心9个研究中心已经成立。
“‘立足甘肃、辐射西北、面向全国’。这些学术研究中心将发挥研究中心主力军作用,聚焦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学院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方向,选择重大战略性问题和教育热点问题,努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形成有特色的系列研究成果。”王兆璟说。
进入新时代,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甘肃省“双一流”建设部署、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中,西北师范大学将厚植大学精神文化,继续聚焦“向西向下”,为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教育事业及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2022-12-06第三届甘肃省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决赛线上举行
- 2022-12-05西北师大举办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 2022-12-05甘肃省5个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 2022-12-05甘肃省5个团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