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糖友们如何自我保健?这六个“小锦囊”请收好!

22-11-15 09:1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糖友们如何自我保健?这六个“小锦囊”请收好!

权金星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我国目前18岁及以上成人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警惕的是由它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权金星说,人的机体如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或者发生较大的血糖波动,会使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受损,危害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最终引起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

  冬季是糖友(糖尿病患者昵称)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为此,权金星分享了六个小锦囊,帮助糖友们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合理控制饮食。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旺盛,很容易导致每日摄入热量超标,引起血糖升高。糖友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定时定量进餐,注意食物营养成分多样化,制定合理的膳食谱,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乳制品和豆制品的摄入,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以满足机体需要。

  适当运动。运动不但可以提高糖友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而且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糖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建议最好选择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的项目,如散步、慢跑、深蹲、哑铃、瑜伽、太极拳、跳绳等。

  运动强度上也要因人而异,每次身体微微出汗,不可过于疲劳。最好在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每次20-30分钟。进行户外运动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戴手套、耳罩等,在运动时要经常搓揉,促进末梢血液循环,防止身体暴露部位冻伤。有并发症的糖友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运动。

  注意保暖。冬季天气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得血糖、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友们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添加衣物,注意预防保暖。

  糖尿病也容易诱发足部病变,建议糖友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为足部保暖,避免冻伤,选择软硬舒适、防滑性较好的鞋子,避免过紧、过硬。睡前可用低于37℃温水泡脚,泡脚后保持皮肤干燥。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糖友,不建议使用热水袋、电热器,以免造成烫伤。

  预防感染。冬季室外气温低,气候干燥,糖友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经常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口腔感染、尿路感染等。糖友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及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室内时常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按时服药,做好血糖监测。糖友应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停止药物治疗。同时可根据自身进食情况、用药情况和血糖情况,灵活调整血糖监测频率。一般建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两小时血糖;使用基础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血糖;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一般成人血糖控制目标:空腹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年纪轻、病程短、无并发症者血糖控制目标需更严格;年龄大、病程长、伴有并发症,容易出现低血糖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正确处理紧急情况。糖友若出现心慌、手抖、大汗、意识障碍等情况,如条件允许,立即检测血糖,如血糖小于3.9mmol/l,应按照低血糖流程处理。如无条件处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如出现口干、乏力、恶心、嗜睡等不适,血糖水平持续超过13.9mmol/l以上,应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