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春华秋实硕果丰

22-11-03 17: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沈文刚

  本网记者 沈文刚 通讯员 田博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初秋伴随饲草玉米收割、青贮工作启动,洋芋、玉米、苹果等粮食、水果相继成熟进入采收销售期,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收画卷在静宁大地铺开。

  青贮保障优质饲草供应

  初秋时分,静宁县界石铺镇南山2万亩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带青贮饲草玉米陆续成熟收割,拉开静宁县农民群众绵延秋收序幕。收割机在地块穿梭,全株采收饲草玉米粉碎,然后转运至压贮池压实青贮,作为肉牛越冬饲料。

  “经过青贮发酵的玉米适口性好、饲草转化率高、成本更低,不仅增加了养殖效益,也减少了因焚烧玉米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界石铺镇崔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学说。

  与之同时,原安、四河、红寺等乡镇饲草玉米收割青贮工作全面展开。除过压池青贮外,收割揉丝打捆一体机还能在地块揉丝打捆,包膜机现场打包。

  原安镇甘肃启途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姚金庄介绍,他们公司当前养殖肉牛七百多头,后续要增加到千头以上。公司除过青贮自己种植的饲草玉米,还计划收购饲草1万吨。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玉米秸秆收割、运输、压贮和揉丝打捆全面全程机械服务,解放劳力,省时高效。

  “今年全县推广种植饲草玉米15万亩,10月底完成37万吨青贮任务,可保障17万头肉牛冬季优质饲草供应,提升养殖效益。”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李宏强介绍。

  近年来,静宁县坚持“草畜并举,农牧互促”思路,探索出“以畜带草、以草兴畜、畜肥还田”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不断扩大肉牛养殖饲草玉米种植面积,走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路子。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平凉红牛示范村50个、养牛企业(小区、合作社)142个,标准化养牛暖棚1.2万座,饲养5头以上的大户达到6400多户。平凉红牛已成为助农增收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

  旱作秋粮为农民增收

  秋风凉,秋收忙。静宁县西北部乡镇推广连片种植的洋芋、玉米和谷子等小杂粮渐次成熟采收。山野梁峁,到处都是农民和农机忙碌的身影。

  十月中旬,位于红寺镇北部万亩整流域优质马铃薯推广种植示范基地迎来丰收,农民抓紧采收出售。单重150克以上洋芋每公斤交售1.3元,亩均收入2600元以上,除去成本,纯收入将近1700元。

  “今年玉皇村每亩洋芋增产600斤,户内亩均增收300元左右。”红寺镇玉皇村党支部书记尤佳说,“优质种薯推广,让全村种植户提高了收益,以前的‘温饱薯’变成了现在的‘致富薯’。”

  寒露时节,在界石铺镇荣原农业合作社种植的百亩玉米地块,收割机隆隆作响来回作业,玉米秸秆粉碎打包,玉米颗粒倒入转运车,省时省力。在地头察看玉米收割的合作社社长王鹏说:“按亩产1800斤、收购价1.2元算,我们合作社这些玉米毛收入在22万元左右。覆膜和施用有机肥是旱作农业丰收的保证。”

  秋风爽,谷叶响。三合乡北集村集中连片种植的500亩谷子迎来丰收季。一边收割机在地块穿梭,一边金灿灿的谷粒装入农运车。

  “现在咱们这个地块整成大块,道路也宽畅,大型机械直接开到地里生产。今年地膜谷子长势好,亩产900斤左右,一斤卖2元,一亩收入1800,我种了38亩,估计纯收入要过5万呢。”三合乡北集村村民何世全满脸堆笑。

  静宁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全县推广种植旱作洋芋、玉米和谷子等小杂粮近35万亩,依托乡镇产业公司,采取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等方式,着力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旱作农业不但保障全县粮食安全,也成为农民收入增加新的增长点。

  为全面掌握秋收进展及秋粮产量,从10月22日开始,静宁县农技中心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秋收技术指导和秋粮测产。“今夏‘三伏’期间,洋芋、玉米虽然经历了20多天的干旱天气,但经我们技术指导和农民群众抗旱生产,全县旱作农业还是取得丰收,就古城镇来说, 4万余亩旱作玉米可为群众带来5000余万元的收益。” 静宁县农技中心主任杨富位说,“全县预计秋粮产量将达到27.6万吨,产值4.5亿元以上,给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静宁苹果鼓起果农“钱袋子”

  九月初,余湾乡早熟苹果采摘销售启动68万亩挂果园静宁苹果秋收。韩店村果农张平续夫妻俩在果园里采摘早熟苹果,笑容满面:“我家种了6亩苹果,今年套袋6万多,早熟苹果近2万袋,能摘收1万斤,现在收购价每斤5元,卖5万元没问题。”

  针对市场需求,静宁县余湾、雷大、双岘等乡镇果农有序栽植早熟苹果,抢先中秋国庆“两节”前上市,卖上好价。

  “余湾、雷大等五乡镇早熟富士苹果当前栽植大约12万亩,按今年每斤5元的价格,早熟苹果就能收入近8亿元。”在果园开展苹果取袋管理技术指导的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说。

  金秋十月,静宁苹果全面成熟,广大果农采摘套网、装箱拉运,忙得不亦乐乎。

  治平镇杨店村果农郭智勇家的果园里,硕大鲜艳的苹果光彩夺目,6名工人正在采摘装运苹果。“我家里种了20亩果园,今年套了15万果袋。按照当前行情,能卖到80万元左右。”郭智勇一边摆放苹果,一边说,“种好苹果,才能卖好价。像这种贴印了图案的苹果,一颗就能卖到15块到20块钱,订单来自全国各地。”

  治平镇党委书记尹婉琴介绍,全镇现有果园3.5万亩,户均果园10.2亩,人均2.4亩。今秋苹果迎来丰收,预计全镇产量5.2万吨,产值4.1亿,人均果园纯收入2.1万元。

  贾河乡是纯山区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发展山地有机苹果,高品质的山地有机苹果深受市场青睐。中堡村果农杨建忠今年套了19万只果袋,其中红富士15万只,红秦冠4万只。至十月下旬,他家红富士苹果全部售罄,收入26万余元。他说,2万斤红秦冠准备库存,出售后总收入能达到30万元。

  正在收购山地苹果的雪缘果品公司经理蔡旦娃说:“山地有机苹果果面更光,色度更亮,很受市场欢迎。我们收购的苹果主要发往长三角市场,那里对咱们静宁苹果特别认可。”

  2022年,静宁县苹果预计总产量98.6万吨、预计产值6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将达到7500元以上,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静宁苹果,鼓起果农的“钱袋子”,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持续发挥了农民增收主导产业的作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