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十年奋进绘新篇 情系民生启新程——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22-11-02 06:54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十年奋进绘新篇 情系民生启新程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甘肃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窗口

2022年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甘肃省选拔赛开幕式

甘肃乡村就业工厂

2021年全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会在兰州召开

2022年甘肃省金秋招聘月“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肖瑶 张育晟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就业目标超额完成,社保体系持续完善,人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稳定,为维护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服务保障 筑牢就业“基本盘”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经济发展。十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提供质量更优、覆盖面更广的就业服务,推动全省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6.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呈现出就业容量持续扩大、就业质量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

  健全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十年来,省人社厅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指导性文件。特别是2020年以来,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牵头起草并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稳就业“33”条)、《关于保居民就业的工作方案》(保居民就业“24条”)、《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实施“减、免、缓、补、扩”等一揽子惠企纾困政策举措,在全省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专项行动和“陇原惠岗贷”融资业务等,为全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社厅积极落实“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累计引导1.56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成长成才。其间,连续两次提高项目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为高校毕业生安心扎根基层提供保障。“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实施以来,每年有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通过项目实现就业,累计鼓励超过10万人到基层就业成长、施展才干。因地制宜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对零就业家庭开展就业援助、托底安置。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帮扶残疾人灵活就业创业。依托“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搭建求职对接平台,积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健全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全国创新实施了“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组织开展面向不同群体和行业的“创业达人”选拔赛,不断扩大我省“双创”工作社会影响力。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大力开展“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创新开展“百名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58.62万人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增长到1315家,为1.32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全省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4.73亿元,扶持55.7万名个人和5837户小微企业,吸纳带动就业129.6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实施走访慰问暖心行动、精准匹配就业行动、靶向扶持创业行动、公岗安置托底行动、典型引领带动行动、政策落实帮扶行动“六大行动”,全省累计走访了14.5万户服务对象家庭,帮助6.9万名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帮助10.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积极探索推进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和健全完善城镇居民增收工作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202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187元,比2012年的17979元增加了18208元,年均增长8.1%,累计增长101.3%,增速总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持续提升。

  人社扶贫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86.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0634.1亿元,脱贫劳动力输转共计1046.2万人次,有输转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现应转尽转。甘肃省人社厅作为全国人社系统唯一一家单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省就业扶贫经验。全省累计建设扶贫车间2546个,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吸纳就业10.3万人。2021年以来,有序推动扶贫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今年5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我省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发展情况,对相关举措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全省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9大类别共10.3万个。其中,创新开发“爱心理发员”乡村公益性岗位1.17万个。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确定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38个、示范基地124家,累计带动就业总人数近60万人。

  兜住民生底线 织密社保“安全网”

  十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始终把落实和提高参保人员社保待遇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7年起开始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制度,2022年6月实现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部省对接和上线运行。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办理全面实现“即来即办”“应享尽享”,工伤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工伤预防、职业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基本形成。

  扩大社保覆盖范围。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大力推进“同舟计划”,加大建筑行业征缴工伤保险力度;将尘肺病重点行业职工依法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实现扩面增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507.49万人增加到1897.04万人,增长25.8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62.35万人增加到199.55万人,增长22.9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58.53万人增加到282.55万人,增长78.23%;全省社保卡持卡人数2605万人,实现了全民参保。

  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均稳步提升。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标准从2012年的1683元增长到2022年的3107元,增幅达到83.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8元;工伤人员伤残津贴待遇水平实现了18年连调,月人均达到3292元;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达到每月1571元,比2012年增长133.4%。

  发挥社保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困难群体参保帮扶政策。仅今年以来,全省已为240.39万名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2.24亿元。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力度,持续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失业保险总费率降至1%,工伤保险浮动费率降至0.2%—1.9%。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实施阶段性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2020年以来为36.7万人次发放各类保生活待遇资金9.7亿元,坚决兜住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强化社保基金管理。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建立部门联合追回违规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金制度,完善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制防、技防、人防、群防组合优势,将风控理念和方法固化在政策执行、经办服务的各环节,守牢基金风险防控底线,不断增强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

  激发创新活力 建强人才“磁力场”

  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十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始终坚持“小切口、大突破”的工作思路,把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集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不断推动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团队)、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及省级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推荐工作。获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高级研修班活动,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新设博士后“两站一基地”,吸引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来甘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级领军人才1038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71人。遴选确定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1832人,授予970人“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选拔首批陇原青年英才260名。

  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技能甘肃”建设,加大东西部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在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21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4万人。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全省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为14个、22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为35个、107个。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下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权责,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用足用好“两单列一特设”岗位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自主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事业单位累计公开招聘17.7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12.5万人。2017年以来,全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9979人。赋予事业单位更大收入分配自主权,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在引才、留才、用才中的撬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创新活力。人社部、教育部对我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符合国家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

  优化职称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全省共有4.7万名基层人才获得高级职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对省内作出重大贡献人才、从国内外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开通职称评价“直通车”,实行特殊人才评价,搭建起了人才成长“立交桥”“快车道”。探索试行专业技术人才“代表作”清单制度,积极开展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试点,切实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2021年9月24日,全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总结会在兰州召开,人社部对我省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健全长效机制 守好维权“防护线”

  劳动者权益保护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十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促进劳动者权益保障为目标,全省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稳定向好,为全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改革,制定完善劳动关系各项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方案,依法调解仲裁劳动人事争议,及时化解和稳妥处置各类劳动关系纠纷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0235件,审结案件29961件,结案率达99.1%。2021年,我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名列全国第三,受到人社部通报表扬。

  加大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力度。连续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全面加强督导检查,加大执法惩戒力度,及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治欠薪取得了积极成效。建设运行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录入工程建设项目8228个,通过平台累计监督发放81.6万名农民工工资183.5亿元。2021年,省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被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加强企业依法用工管理,定期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加强女职工权益保护,进一步落实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制度,依法维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全国较早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贯彻意见的省份之一,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有章可循。

  完善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适时、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21年,全省一至四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调整为1820元、1770元、1720元、1670元,较原来标准每档分别增长200元,四档平均增长12.97%,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实现“六大转变” 提升群众“幸福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十年来,全省人社系统大力践行“强本领、树形象,抓落实、争一流”的部门精神,广泛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行动,着力构建民生服务新生态,全系统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行风建设有效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六大转变”转行风促发展。 从“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入手,全省人社领域实现了从“权力部门”到“民生部门”、从“审批管理”到“服务保障”、从“厅内循环”到“系统共抓”、从“坐等上门”到“直达服务”、从“被动接访”到“主动化解”、从“能过则过”到“精益求精”的“六大转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社力量,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中展现人社风采。

  优化流程强效能提速度。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10个“一件事”实现打包办理,40多项高频事项实现提速办理,38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办理,30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7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办服务,“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持续加强和改进窗口单位管理,常态化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广泛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大力开展“厅局长走流程”,着力构建民生服务新生态,行风建设有效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提升服务办实事解难题。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省、市、县三级和兰州新区人社部门全力打造的105个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正式启动运行,累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985件,提供咨询解答20.3万件,受理各类业务17.2万件,企业和办事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上门服务。由厅主要领导带队赴省直部门和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及民营企业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深入2533户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特困行业中小微企业援企稳岗、纾困解难。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下大力气为上访群众最大限度解决实际困难。

  回望过去,全省人社系统交出的是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民生答卷。各项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落地有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件件有成效。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见证着陇原各族群众持续攀升的幸福指数。

  展望未来,全省人社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