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小陇热线 >> 便民服务

什么是“复阳”?“复阳”患者是否有传染性?甘肃省疾控专家这样回应……

22-11-01 08:42 来源: 中国甘肃网-新甘肃 编辑:宋芳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后,个别出现“复阳”现象。那么,什么是“复阳”?“复阳”后是否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甘肃省疾控专家进行了逐一解答。

  什么是“复阳”?

  “复阳”是指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舱)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复阳”患者,核酸检测Ct值一般都≥35,如果没有出现症状,无需管理,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安全的。

  为什么会“复阳”?

  专家介绍,导致这个结果有以下两个原因:1.间歇性排出的脱落病毒片段;2.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

  分析以上两个原因之前,需要回顾一下新冠病毒Ct值的相关概念。Ct值,全名叫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目前核酸检测使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PCR技术可以检测出是否有病毒,但是不能区分病毒是否有活性——即到底是有传染能力的“活病毒”,还是没有传染能力的“死病毒”(病毒片段),无法判断。有文献报道出院(舱)康复人群“复阳”后并未分离出活病毒,“复阳”可能是检测到失活的病毒片段。

  因此,当出院(舱)后人员PCR技术检测为阳性时,并不等同于有传染性,因为对于康复期患者,当Ct值≥35时,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毒,此时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如果是这种情况,“复阳”者没有传染性,大家不必恐慌;如果身边出现“复阳”病例,而又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收治及社区管控,那么往往是因为其Ct值≥35,意味着此类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也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刻意躲避。

  此外,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1—2周会逐渐产生抗体,但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且毒株在不断变异,此前也有康复人群再感染新毒株的病例报道,所以康复人群依然有再感染变异毒株的可能,对于“复阳”人群是否有传染性,需要结合Ct值等综合判断传播风险。

  专家指出,曾感染过经治疗或隔离观察出院(出舱)的人群如果核酸检测提示阳性需要仔细分析甄别,根据防控指南的管理原则,分别对待总结如下:

  1.如果Ct值≥35,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无需管理,不需要判定密接(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2.如果Ct值≥35,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但无需对其密接者进行追踪和管控;

  3.如果Ct值<35,没有症状体征,需要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传播风险会由相关专业人士科学判定),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密接,但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控,无需判定密接;

  4.如果Ct值<35,同时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同时需要判定和管控密接,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