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原标题:漳县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张春雷
秋日,武阳大地秋高气爽。渭武高速漳县西出口不远处,食用菌产业园内厂房林立,塑料大棚整齐排列。
走进大棚,成片的菌棒一字排开,黑绒绒的木耳长势喜人。“每个菌棒可产木耳60克左右,5个月左右出耳,在这务工的村民有120多人,月均收入3000元。”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木耳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汉文介绍说。
近年来,漳县三岔镇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食用菌产业基地面积达720多亩,年产木耳50万斤,带动全县7个乡镇8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带动周边140多名群众务工就业。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是近年来当地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的一个缩影。
漳河是流经漳县最长的主要河流,漳河两岸海拔相对较低,土地肥沃,适合种植高原有机蔬菜。沿漳河而下,一路来到三岔镇绿古园蔬菜种植基地,基地内蔬菜大棚随地势起伏、蔚为壮观。蔬菜大棚内,甜黄瓜、芦笋、辣椒等即将成熟,务工群众忙着采摘。
“最近几年,村民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很高,我们也积极帮助菜农协调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的水、路、沟、渠和种子、肥料等问题,让群众真正实现靠土地增收致富。”三岔镇副镇长蔡树科说。
通过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三岔镇着力打造以高原夏菜为主的规模化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形成了甜黄瓜、芦笋、辣椒等特色蔬菜体系,建成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设施大棚45座。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为周边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带动周边群众广泛参与特色蔬菜种植,发展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眼下正是中药材党参的收获期,在漳县三岔镇瓦舍沟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挖党参。“现在种植药材,政府不仅给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帮助我们找销路,价格稳定,收入也好!”正在采挖党参的种植户汪建平说。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区域推进的原则,三岔镇推进中药材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建成瓦舍沟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党参为主导,带动柴胡、黄芪等大宗中药材全面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积极与佛慈、一方和奇正制药等公司对接,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厂房,带动附近80多名群众稳定就业。
走进漳县三岔镇吴家门村烟波神龙谷田园综合体,拾级而上步入观景亭中,一片片花海、竹林、田园屋舍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三岔镇吸引返乡创业人士杨迟同成立甘肃烟波神龙谷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1070亩,承包荒山4000多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生态开发、绿色养殖、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烟波神龙谷田园综合体。
“我们一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两个产业相结合让群众收入更高了。”三岔镇吴家门村党支部书记樊擢宁说。
通过深化农旅融合,串联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特色民宿等建设,如今,三岔镇着力打造起九居谷地质生态文化体验村、烟波神龙谷田园综合体两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建成采摘园、农家乐、游乐园、垂钓园等6处,建成兰园、草莓采摘园等采摘基地5个,旅游收入已成为群众新的收入增长点。
- 2022-10-14【甘快看】甘肃漳县:东西协作结硕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 2022-08-25【甘快看】甘肃漳县:播种希望 收获幸福
- 2022-08-23漳县:环境整治出实招 美丽乡村入画来
- 2022-07-28【甘快看】甘肃漳县:金色麦田 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