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宣化镇:科技架“金桥” 菜农种上“致富果”

深秋时节,走进高台县宣化镇台子寺村的温室大棚里,菜农王会萍经过农技人员简单的技术指导、培训后,正和几名邻居手脚麻利地移栽着人参果苗,这也是她又一次大胆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尝试。
“这是我今年种的第三茬菜,头茬育的是洋葱苗,买了1.5万元,二茬是制种黄瓜,也买了1万左右,这一茬人参果有订单,保底价每吨4500元,春节前后就能上市,希望有个更好地收成。”台子寺村村民王会萍说。她种植大棚蔬菜整整15年了,从刚开始的一茬到现在的三茬,啥菜都种过,年收入没下过三万元,温室大棚不仅是她家的“聚宝棚”,而且是她接纳新品种、新技术、学习各类蔬菜种植技术的“实验棚”。秋收前,村上动员菜农种植脱毒人参果,王会萍第一个报了名。这几天,在农技特派员手把手的指导下,她和村里其他15户农户正急不可耐地移栽人参果苗。
“我们去年引进人参果产业,并在站南基地试种了15棚,平均收入在3.5万元以上,通过示范带动,今年在各村落实了70棚,全部采用脱毒组培苗,这几天将陆续完成移苗工作,挂果后,每棚产量可达5吨左右。”宣化镇科技特派员许兴斌说。
据了解,脱毒组培育苗技术,是经过茎尖培养、高温脱毒方法培养出脱毒试管苗,再经隔离驯化、提纯复壮后定植,无毒育苗侧枝采集、扦插育苗措施,繁育出生产用苗。
今年,高台县宣化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采取“专家指导+农户种植+企业购销”的模式,由站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成立高台县站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驰域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高台县鑫果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人参果全产业链条,彻底解决种苗因外地调运成本过高、因病毒入侵因素造成僵果、畸形果等现象,同时,依托已建成的组培繁育中心、科技小院、专家工作室为基地后盾和“轴心”,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组成育培小组,打造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通过产前有订单、产中强服务、产后促销售等保障措施,实现苗木自主培育供应,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激发温室大棚户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户增收双赢目标。
通讯员 张玉峰 银万伟
- 2022-10-18静宁四河镇:希望的田野铺就“致富膜”
- 2022-10-17临泽倪家营镇:蔬菜大棚绿意浓 致富路上“钱”景广
- 2022-10-17武都:林业产业开启老百姓“致富密码”
- 2022-10-17成县:冷水鱼养出幸福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