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武威伊利乳业助力甘肃奶业振兴
原标题:强龙头 铸链条 延产业 聚集群
——武威伊利乳业带动形成“1+6+N”奶产业集群观察
武威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亮相兰洽会的伊利乳制品悬空奶瓶。
收割优质青贮饲料。
武威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
优然牧业武威牧场标准化牛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马开良 甘曜毓
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前,市民张彩霞拿起一箱伊利牛奶端详起来。
“这箱奶,产地是哪里?”
“包装盒上印着A16,说明就是咱武威生产的。”售货员指着包装盒说。
“家门口产的牛奶,品质一定不错!”
一杯好奶从哪来?答案在位于凉州区长城镇的武威市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牛舍,在自动化挤奶大厅中,一头头奶牛排队走上一台直径超过20米的转盘式挤奶机,流水作业、安全高效。
答案也在武威伊利乳业有限公司的工厂里:洁净无菌的车间内,数字化控制操作下,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序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不展示着高科技的魅力。
武威处于“黄金奶源带”,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了“链”式融合。
创造“伊利速度”“武威效率”
打造“奶产业”,从“家门口”开始 。武威具有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水源无污染、饲草品质好等独特自然禀赋。当地牧草丰足,农牧民养殖奶牛的经验丰富,具有大规模养殖奶牛和发展奶产业的良好基础,是全省重要的优质农牧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辽阔的地域不仅为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而且通风效果和隔离条件好,为奶牛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优势突出,政府和企业双向发力。近年来,武威市抢抓国家和省里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的重大机遇,把奶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首位产业加快培育,瞄准“百亿级”目标,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投入“真金白银”,推动全链条发展。
2019年,武威市引进连续多年蝉联亚洲乳业第一的伊利集团。当年6月,投资21.2亿元的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工程在武威工业园开工,成为伊利集团在河西走廊布局建设的唯一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2020年12月,项目正式投产。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真正创造了“伊利速度”“武威效率”。
2021年12月,武威市百亿级奶产业集群发展暨伊利二期项目启动大会,再次吹响了举全市之力推进百亿级奶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自此,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二期项目按下了“快进键”。
“随着奶源不断稳定,我们将及时增加投资,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伊利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期项目将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投资10亿元,陆续新增18条生产线,扩充1285吨/日生产能力,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生产能力达到1888吨/日。
“1+6+N”奶产业集群开花结果
产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延链补链强链则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今年1月,武威市制定印发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对实施链长制作具体安排,确定重点产业链及链长,提出了重点推进的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特色医药、生态环保7条重点产业链。特别是为了全面实施奶业振兴行动而制定的《奶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更是明确了奶产业发展目标和推进思路:坚持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武威伊利乳业龙头带动作用,配套建设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物流物联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
以伊利为代表的一批批有志者在武威书写着荡气回肠、意气风发的拼搏故事。2019年以来,武威市奶牛存栏量从2.8万头发展到7.9万头,乳制品加工产值从不足3000万元到突破10亿元,快速形成了以乳制品加工企业为链主,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物流物联为一体的“1+6+N”奶业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武威现代生态奶业产业园入选全省10个百亿级产业园,凉州区奶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十四五”末,奶业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120亿元,真正实现“百亿级”产业目标。
这些数据,都折射出武威市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归纳武威市奶产业“牛气冲天”的原因,可以看到,武威市在产业发展中,着眼长远,塑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规范提升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以来,共计落实奶产业奖补资金1.17亿元,集中最优政策、最优服务,不断增强对奶产业链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在支持凉州、古浪2个主产县打造优势产区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民勤县在南湖一带发展第三梯队,推动形成以伊利为代表的加工企业为一体,以古浪黄花滩、凉州邓马营湖——民勤南湖两个连片奶牛养殖基地为东西翼的奶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通过牧场引进建设,助推高产奶牛引进和繁育。
牧草是奶产业的前端基础性产业。为了让奶牛吃好草,武威市还先后建成千亩以上饲草种植基地60个,饲草面积较2018年增加了41万亩,达到116万亩,粮经饲比例进一步优化,为奶产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批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让“奶香”飘万里。武威引进产业链企业达到81家、合作社达到206家,年产值达到57.89亿元。同时,奶公犊育肥、“牧光互补”、休闲牧场等新业态不断催生,形成了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协同的良好发展局面,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在武威牛满加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多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产品经过灌装、封盖、贴标、包装等工序后整齐摆放;
位于黄羊工业园区的武威泰昆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机械手上下翻飞,一袋袋加工好的饲料正在装车,准备发往周边省市;
新天马兽药生产线项目部分车间已建成,天泽物流园项目已投入运营……
在伊利集团武威项目的引领带动下,武威市快速形成了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物流物联等为一体的“1+6+N”奶产业集群,并以2021年伊利集团武威项目实现产值超10亿元为节点,标志着武威市“1+6+N”奶产业集群开花结果,且硕果累累。
随着奶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一大批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人才来武发展、回乡创业。目前,奶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已吸纳各类人才1500多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了智慧力量、提供了人才支撑。
产业是富民的基础和依托,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奶产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了一大批当地农户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质。随着奶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向着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奶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初步统计,武威市奶产业链相关产业带动直接就业5000人、间接就业2万人,上下游企业吸纳长期务工人员6000多人。流转农村土地40多万亩,当地农民不仅赚了土地流转费,还能就近务工,实现了就业顾家两不误。在奶牛牧场带动下,青贮全株玉米收益持续提高,亩均收入达到2700元,比2018年亩均增收900元左右,50多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构筑奶业振兴新高地
农户在自家院里养几头奶牛,拎着桶用双手挤奶,曾是武威市农村典型的牛奶生产方式。随着产业发展,这种方式无论是在生产效益,还是在牛奶各项指标与安全性上都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
乳制品行业发展的根本是产品的品质。武威伊利坚守“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资源、技术上的优势,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保障上游养殖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现代化升级,将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到牧场生产经营中。从饲草种植、饲料管理、奶牛饲养、保健繁育到牛奶的挤、储、运、收全链条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助力武威市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打造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包装、采用绿色物流、发起绿色公益活动。作为奶产业链链主企业的武威伊利,还联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协同发展,用实际行动引领全产业链减碳,达到“环保”和“共赢”的目标。
随着规模化牧场的迅速发展,如何解决高度密集的奶牛所产生的大量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种养结合,把粪污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天然有机肥,改善沙质土壤的偏碱性问题,提高玉米产量,然后再将玉米加工为青贮饲料,就地取材不仅提高了牧场运营效率,而且也使得农户秋季秸秆焚烧隐患大大降低。这便是武威伊利合作伙伴之一——优然牧业武威牧场推行的“种养结合”一体化养殖模式。
自牧场兴建之初,便确立了“种养结合”模式,与当地农民、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组建合作链条,将牧场粪污做无害化处理,制作成有机肥提供给当地农民,用于改善土壤,提高玉米产量。武威牧场就近收购农民的玉米作为青贮饲料,使得当地农户秋季秸秆焚烧大为减少,降低了碳排放。与此同时,牧场还将粪污发酵排出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并通过沼气发电的形式,实现能源利用、低碳减排。
2021年,甘肃省深入实施产业链长制链主制、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武威伊利被确定为全省“2512”龙头企业提升行动首批百亿级链主企业。
在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下,武威市奶产业发展进入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的关键阶段,产业集群效益、发展红利不断释放,正铆足劲向2025年全市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亿元目标冲刺。
- 2022-10-15住宅加穿“保暖衣”助居民温暖过冬 兰州市139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毕
- 2022-10-15《兰州市2022-2023年度采暖期 城市供热保障方案》印发—— 11月1日零时供热 遇极端天气提前启动
- 2022-10-15【二十大代表风采】康琦:在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
- 2022-10-15“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甘肃单元图片一览 富民兴陇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