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会宁:“土疙瘩”成群众增收致富“金疙瘩”

22-10-11 17: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田野里,农机驶过,圆滚滚的马铃薯从土壤里被翻掘出来,裹着泥。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小心翼翼地行驶在田垄间,数十位农人倒班正忙着采收与外地客商签订订单种植的马铃薯。据了解,白银水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会宁沣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刘家寨子镇后沟村建立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基地,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引领农户增收致富。白银水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海隆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在会宁县刘寨乡后沟村种植洋芋1200亩左右,从10月3号就组织了二十多台机械,八十多个附近的村民开始挖洋芋,产量每亩是2000斤左右。其中有一部分打算直接推向市场,另一部分储存入库,打算供应春节市场。目前已经收获了马铃薯三百亩左右,还有八百多亩计划在10月25号之前收完。”

  走进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个皮薄、色泽淡黄的马铃薯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村民们忙着下货、过称、装袋,整个场面有条不紊。由于合作社已经获得有机马铃薯证书,销售直接进入高端市场,品牌效应彰显。合作社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在各个生鲜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配送范围覆盖北京和华东等一些大市场。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笃之说:“目前我们的产品有百合、土豆、小麦、藜麦、荞麦、胡麻这些,产品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方式,销售到了中国的一线大城市。”

  这几年,会宁县高原夏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优势,吸引百余名当地村民进入合作社,全面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了闲置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人力资源变现,带动全镇马铃薯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任笃之告诉记者:“合作社现在有社员110多名,给周边老百姓带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土地的分红,因为合作社流转了农户的一千多亩地。第二方面主要是务工,平时有二、三十号人,农忙的时候可能就会更多,有五、六十号人。第三方面就是,收购老百姓的牛羊粪,一年也要收个二、三十万吨,作为肥料。”

  村民罗彩霞就住在离合作社不远的地方,一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合作社务工,每天收入100元,工资按时结付,工作也相对来比较简单,这对于没有一技之能,还要照顾家里老人的她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罗彩霞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能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还可以跟合作社学点种植技术。

  十年来,会宁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总体部署,围绕“规模扩大、集群发展、产值倍增、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立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和技术优势,深挖黑膜马铃薯、全膜玉米等粮食作物发展潜力,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带动模式和“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创新销售理念,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步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刘家寨子镇党委副书记邵云凤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思维方式,科学谋划,逐步探索建立“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的发展路子,转变农产品传统种销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化种植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第一信号,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订单式销售,培育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带动全镇百姓增产增收。”

  通讯员 梁晓燕 居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