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高台黑泉镇:玉米秸秆青贮忙 绿色环保促增收

22-09-27 16:3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金秋九月,丰收之际。眼下正值玉米秸秆青贮的“黄金时期”,黑泉镇抢抓有利时机,把青贮饲草作为保障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增收的重要措施,扎实有序开展饲草青贮工作。

  走进定安、定平万亩玉米制种基地,金黄的玉米已经收获,只留下玉米秸秆还直立在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玉米秸秆青贮收割机和玉米秸秆打包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排排玉米瞬间被粉碎成2厘米左右的青贮料,直接传输到拖拉机车厢里被运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以前大家掰完玉米还要割秸秆,要么一趟趟的往家拉,要么全部在地头进行焚烧,费时费力不说,也不环保。现在秸秆青贮机械化收割省心又省力,既解决了玉米秸秆利用问题,消除了焚烧秸秆的现象,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能为大家带来收益。今年我种了20亩制种玉米,玉米秸秆全部进行了青贮,出售给养殖场后又能多收入1000多元。”定安村村民黄永杰乐呵呵的说。

  据了解,青贮玉米粉碎发酵后就会变成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的粗饲料,具有“草罐头”的美誉,是牛羊牲畜的主要食料之一。青贮饲料的推广实施,不仅缩短了牛的饲养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减轻了农民秋收劳作的负担,还实现了农业生产废料的循环利用,从源头上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作为畜牧大镇,该镇在牛产业发展和推动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上做文章,形成了“饲草料(秸秆)种植加工——牛羊养殖——粪污还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在降低养殖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探索走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李录荣便是搞循环养殖的行家里手。“我现在养着80多头西门塔尔,还种着50多亩玉米,秸秆收割下来切碎、加工后制作成饲料喂牛,而牛的粪便又归还农田成为天然有机肥。”李录荣告诉记者,他已和周边多家农户达成协议,用粪便换秸秆,变废为宝,推动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污染。李录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养殖模式,每年能节省饲料成本10万元左右,土壤改良后可实现农田收益10万左右,这一前一后可是一笔大数目。

  为解决玉米秸杆生态化利用大规模推广的问题,该镇采取“园区+企业+农户”的方式,推进规模化应用。依托北部生态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园区规模大、养殖企业多的优势,推动产业园区内各养殖企业与农户结成对子,签订玉米秸杆收储合同,农户在玉米收获时,将玉米秸杆直接粉碎青贮加工,由企业收购加工成牛饲料,发展奶、肉牛产业,牛粪发酵后生成有机肥重新还田,增加土地肥力,促进土地永续利用。目前,北部生态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园区每年可消化玉米秸杆1.2万余吨,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达300余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下一步,该镇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形成“田种玉米、秸秆回收、农户增收”的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将秸秆变废为宝,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助农增收的“好帮手”。

  通讯员 孙维童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