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从“十年九旱”黄土贫到“绿满陇中”产业兴 定西变了模样

22-09-21 12:00 来源:定西日报 编辑:赵满同

【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国这十年·甘肃篇

  原标题:从“十年九旱”黄土贫到“绿满陇中”产业兴

  定西变了模样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莉芳

  一条柏油公路蜿蜒盘旋在百余公里的山岭上,伸向树林深处。沿着公路一路向东,成林的云杉、杨树、侧柏不断延伸,林子里不时有红腹锦鸡一闪而过。远处的山梁上,一排排发电风机不停旋转……

  这里是华家岭林带。昔日“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没有一户人家的‘土梁子’”,如今变成了集“绿、美、富”为一体的定西版“塞罕坝”。整个林带长达300公里,面积达16万亩,是定西面积最大、植被保护最好的人工防护林带。

  十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定西,扎实推进“绿满陇中”行动,再造山川秀美福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鲜活侧影。曾经“十年九旱”的陇中旱塬,现在已成为雨过千山层层绿,风吹万木处处青的秀美山川。

  (一)

  《资治通鉴》记载:“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陇中定西也曾是水草丰美、富饶宜居的宝地。

  后来,由于战乱兵火和自然灾害,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定西成为“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赤贫之地。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市仅有渭源县、漳县、岷县等地的100多万亩天然次生林,其余地方几乎都是荒山秃岭,森林覆盖率仅为5.16%。

  严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度贫困,极度贫困又加剧了生态的急骤恶化。在缺粮、缺水、缺衣、缺燃料、缺肥料、缺住房的年代,连草根树皮都成为人人“眼热”的稀缺物资。

  金盆山位于安定区巉口镇。曾经,这里是黄土漫天、风沙盘旋的代名词。

  在金盆山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张万银,说起儿时的金盆山,不禁皱起眉头:“别说树,连草都见不着,羊都瘦干了,刮风时,张口说话一嘴土。”

  当地流传这样一句民谣:“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蒸一锅”,足以形容当时的定西大地广种薄收的贫苦景象。 

  定西穷苦,“根”在生态;定西治贫,草木当先。植树、造绿,成了盘旋在一代代定西人心里的梦想。

  (二)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定西人不信这个邪。

  新中国成立后,植树造林一直是定西人用心最多、投入最多的一项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种草种树是定西扶贫的精彩开篇,也是定西人脱贫奔小康中最生动、最引人注目的章节,最能体现“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和“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定西精神”。

  “家里两口子,一个在家看娃,另一个就提着马灯连夜去修。”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的“铁姑娘队长”刘玉秀回忆起修筑梯田的那段岁月,依然历历在目,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几拃厚的冻土层像铁一般硬,镢头挖下去,像石匠錾磨子,只留下一点白印子。镢头把震断了,再换一根;虎口震裂了,用布条包一包接着干。工地上背的背,拉的拉,就像赛跑一样。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留住了水和土,就留住了“绿”的希望和生存的根基。

  数十年来,通过大规模梯田建设,定西全市基本实现了梯田化,农村人均占有梯田2.8亩。梯田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时间回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定西”的奋斗目标。

  2014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同年,百年引洮梦终圆,定西人民在泪水中狂欢。

  2015年,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

  2016年,市政府将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全力打造面山绿化升级版。

  ……

  这十年,定西全力推进“绿满陇中”行动,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为抓手,把林木牢牢“钉”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之中。

  如今站在金盆山顶,俯瞰四周,整齐的松柏镶边,翠绿的梯田玉米缠绕山腰,一望无际的绿色铺到了天边。

  对于“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都难”的定西,这份“绿”,实属不易。

  三代人坚守华家岭造就生态奇迹,通渭七旬双胞兄弟54年义务播绿荒山400亩,“福州林”坐落在了定西山头……

  截至目前,全市林地总面积602.8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1.06%,森林面积达到34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1%。天然草原面积650.17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9.75%。

  定西,创造了绿色奇迹。

  (三)

  “苹果树就是我的摇钱树!”通渭县鸡川镇水莲村村民柳振国种植苹果树20多亩,说起自家的“摇钱树”,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年收入至少6万元。”

  如今,柳振国所在的乡镇连同陇山、陇川、新景等通渭县所属的乡镇,苹果产业俨然成了支柱产业。

  “把林当粮种,向林要效益”。执着的定西人把一开始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种草种树,摸索升级为欣欣然壮大的生态产业。

  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再一次借势提速。

  “我们加快培育发展林果产业,大力扶持发展以苹果、梨、核桃、花椒、大果沙棘等为主的优势林果产业。”市林业和草原局造林科科长田存信介绍,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基地规模逐年扩展。

  老城山是陇西县通安驿镇黑家岔村出了名的荒山,长期干旱少雨,七成土地撂荒,兔子不出没,野鸡不光顾。如今,这座荒山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靠山”。

  这离不开返乡青年闫鹏飞,借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东风,闫鹏飞承包了老城山3000亩撂荒地,开始种植优质核桃树。他每天穿梭在老城山的角角落落,带领公司员工和当地村民,挖坑、定苗、培土、浇水、覆土……

  树苗和孩子一样一年年长高,荒山也一点点变绿,核桃树也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还是一个‘碳库’,它在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守估计,每亩林地一年固碳1吨,整个华家岭林区一年固碳总量就达16万吨。”田存信说,目前林业部门在政府的牵头下,正积极与高校合作,构建华家岭森林碳汇生态核算评价体系,为将来华家岭森林“碳交易”奠定基础。

  定西人用勤劳的双手再造秀美山川,并且开始用满山绿色创造财富。

  记者手记:

  从“树种了死,死了又种”到今天的“参天大树,绿色屏障”,从一锨一锹到今天的机械化林场,从“荒山秃岭”到“绿满陇中”。定西的每一寸山梁,都留下了林业人抚摸的痕迹;定西的每一面沟坡,都闪耀着林业人千针万线皴染的杰作。

  一路走来,这种榜样的力量一直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的告诉我们要爱护和发展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绿色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实际行动,不是一代人、一段时间的事情,而是一种长远的传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