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新山海经书写及展现文化工程”启动:为每条河写传记

22-09-20 09:00 来源:中新网甘肃 编辑:杨梦园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9日电 由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发起,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大家》杂志社承办的“新山海经书写及展现文化工程”近日在兰州启动。

  该项目邀请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作家等文化学术界人士以实地考察为基础,以先秦典籍《山海经》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传世文献、考古成果、神话传说等,从地理、生态、物产、人口、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对一座山,一条河(或一个湖)进行立体化书写,打通古今,展现华夏文明发生、发展的光辉历程。

  作家、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玉雷介绍说,2012年6月,他在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任职之初就计划约请参加全国三次文物普查的文博工作者撰写考察笔记,由单篇到多篇,再汇集成书,或者约请一批地方作者,实地踏勘其生活地的河流,考察其流域、地理、历史、人文、现状等等,为每条河写传记,汇集成《新山海经》。

  2022年5月,冯玉雷到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任职后即与评论家、《大家》主编周明全博士筹划实施“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系列活动和“新山海经书写与展现文化工程”。

  冯玉雷说,这两项文化工程都与玉文化有关,是一体两翼:一翼是学术,一翼是文学,互为支持,互相彰显。

  谈及“新山海经书写及展现文化工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说,这些年考古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古资料越来越丰富,而且有些出人意料的发现,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和当时社会各界各学科的推动和密切合作有很大的关系。2021年考古学迎来现代考古百年,由考古向历史的升华方面需要有社会参与,需要各学科合作。希望这个文化工程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传递给大众。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炳林说,讲好中国故事,依靠多样互动的传播手段面向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讲好敦煌文化,需要“以讲代说”,使海外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新山海经书写及展现文化工程”正逢其时,相信在深度发掘、弘扬、传承华夏文明和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方面会取得较大突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