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小面条做成大生意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
小面条做成大生意
张家川县城全貌。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苏晓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李近远 李峰 白永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才能稳定民生。如何汇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当地群众拥有“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天水市张家川县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这个答案是,县里将餐饮服务业确定为“四大富民产业”之首,将“中式烹调师”技能培训作为县列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因地制宜,创新培训方式,把“培训课堂”送到农家小院、送进千家万户。
于是,在张家川的土地上,从揉面和面到拉面捞面,从肉菜清洗到烹饪制作……处处涌动着学习“做饭”的身影。
展开10年来张家川县餐饮培训发展的画卷,每一个节点、每一次努力、每一步突破都让人印象深刻。餐饮培训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截至目前,张家川县群众在全国各地已开办餐饮门店1.89万家,从业人员5.6万人,带动就业10万人,年经营性收入达120亿元。
家门口学拉面
沸腾的面汤锅里,如丝的拉面来回翻滚,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接受培训以来,我拉面越来越有心得了。”近日,在张家川县平安乡牛肉拉面培训站里,学员马小英高兴地说。
走进培训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顶顶拼接在一起的红色帐篷,帐篷下方整齐地摆放着操作台、煮面炉、拌面机等,和平时牛肉面馆所用设备一模一样。教授拉面技能的马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动手示范。
“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万万没想到,我还能在家门口学到拉面技能。”马小英感慨道,在牛肉面馆里打工,至少得当一年学徒,才有机会学习拉面技能,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仅学习半个月,就能基本掌握拉面技能了。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张家川县依托“张川伊香拉面师”劳务品牌,按照县有培训基地、乡镇有培训站、中心村有教学点的要求,建立了三级培训网络,采取集中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群众拉面技能,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掌握“一技之长”。
“我们每期培训班举办15天,通过群众点单、政府补贴、‘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让参训学员接受全程培训。”张家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济安说,目前,全县已累计举办“张川伊香拉面师”培训班158期,免费培训1.4万人。
重技能保就业
张家川县的餐饮培训颇受当地群众好评,其中原因何在?
“我们想学什么,政府就安排教什么;学成就业有什么困难,政府就帮忙解决什么困难。”在西安打工的张家川县胡川镇深坷村杨小荣夫妇这样说。
今年4月,杨小荣夫妇报名参加了张家川县举办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学习餐饮服务技能。学成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通过网络找到了目前就职的饭店。
“我学习拉面,媳妇学习炒菜,现在我们一起在西安打工,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能挣一万元。”杨小荣兴奋地说,有了“一技之长”,就业就有了保障,日子就有了奔头。
主动顺应餐饮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技能培训多元化需求,张家川县开设了牛肉拉面、手抓羊肉、大盘鸡、中西式面点等18个种类的培训,从切菜、配菜、炒菜、拉面、摆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
“我们对培训合格的学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免费颁发职业资格证,并与中快集团、县域外餐饮经营店建立技能人才推荐就业机制,保证参训学员毕业后即可实现就业。”张济安说,今年以来,已为1.36万名培训合格学员免费颁发了职业资格证,带动8.2万人实现了稳定就业。
塑品牌促转型
近日,位于张家川县城西城路的“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示范店投入使用。
中午时分,走进牛肉拉面示范店,窗明几净,胡桃色的桌椅,原木色的主色调,干净而舒适。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们县终于有了自己的牛肉面品牌——‘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饭店老板马小俊说,从品牌店面设计、原材料采购,到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政府提供了全程服务,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机会难得。
结合餐饮服务业实际,张家川县先后制定出台了特色餐饮业转型发展奖补实施方案、金融支持特色餐饮业发展实施方案等,积极搭建张家川县餐饮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助力全县餐饮服务业发展走上“产业化、规模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政府投资建设的张家川县餐饮服务业数字化平台硬件安装工程已完成,软件框架也已搭建,正在调试运行阶段。”张家川县富民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辉说,平台建成后将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以往营销痛点,实现信息统一发布、门店数字化管理。
- 2022-09-05【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甘肃:铺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 2022-09-04【甘快说】明珠网评 共筑美好“网络家园”
- 2022-09-04【关注第十五届省运会】青少年组乒乓球赛将开赛
- 2022-09-04兰州机场依据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再次调整排查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