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感恩奋进勇争先 担当实干谱新篇 ——武威市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2-08-29 08:40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沈文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非凡十年踔厉奋发,凉州大地日新月异。

  2021年,武威市凉州区生产总值达37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9亿元,较2012年年均分别增长8.2%、10.8%,固定资产投资较2012年年均增长27%;进出口总额2.7亿元,较2012年增长1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7.5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5.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397元提高到2021年的3591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7554元提高到2021年的18137元;县域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十强县第四位。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是凉州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城乡面貌更加亮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十年来,凉州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构建发展活力足、竞争能力强、基础底盘稳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菜果菌薯药草“10+N”特色优势产业,设施蔬菜、食用菌产量和生猪饲养量居全省县区第一位,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凉州农鲜”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伊利乳业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黄羊抽水蓄能电站被列入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8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6户。

  着力打造百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在武威市率先规划建设新能源示范园区——九墩滩光伏治沙产业园,一体推进光伏治沙、配套电网建设和协同产业发展,呈现出递增突破、加速集聚、延链成群的强劲态势。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投资近百亿元的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即将建成,永丰镇四十里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建成投运,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凉州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十年来,凉州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精准落实“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建成荣华绿洲等“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安置点33个,搬迁移民18182人,现行标准下11.3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紧盯“两类人群”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质量”和“成色”不断提升。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45.5万亩,排查整治撂荒地0.12万亩,粮食产量达71万吨。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成立乡村振兴公司5家,充分利用闲置校舍、粮站、供销社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75个。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十年来,凉州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全面整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8.36万亩,完成沙化土地治理75.71万亩。坚持向南部山区要绿,建成国家储备林1.1万亩。新增城区绿地456.24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到36.66%,每个镇1处以上休闲公园、每个行政村1处以上公共休闲绿地的目标全面实现。凉州区被命名为“甘肃园林城市”,3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2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个地下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石羊河创建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河湖。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面积110万亩,西营五干片区调蓄水池建成蓄水,凉州区调蓄工程PPP项目11座调蓄水池全面开工建设。2021年全区用水总量较2012年减少1.47亿立方米,中水回用率达到100%,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

  城乡面貌更加亮丽

  十年来,凉州区坚持科学规划、依规建设、精细管理,着力补短板、强管理、提品质,全力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智城”,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大幅提升,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促进城市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建成保障性住房60886套,完成棚户区改造48976户。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4.04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1.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3.94%,较2012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市政道路、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园广场、便民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全力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鼓励支持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设置临时经营摊点1040个,带动就业4000余人,城市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扎实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建成新型农村社区77个49894套,建设新民居试点6个403户、居民收缩安置点11个1091户。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复垦废旧宅基地7132宗5300亩,建成人居环境示范点64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41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307.5公里,改造农户厕所8.9万座,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十年来,凉州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补短板、惠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办好各类民生实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每年保持在80%以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被评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划拨城区教育用地1310亩,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增公办学位园位2.32万个,城区“择校热、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健康凉州建设。凉州医院异地迁建等项目建成投用,区传染病医院住院楼建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能力提升等项目加快推进,方舱医院启动建设,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成功创建。

  ——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持续深化平安凉州、法治凉州建设。“六五”“七五”普法成效显著,“八五”普法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明显,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2015年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2020年被确定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凉州区是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个优秀县区之一,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区。出台《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决定》,合理消费、节约用餐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十年来,凉州区始终牢记“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久久为功促改革、优环境、谋发展,动能活力进一步释放。

  党政机构改革,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城郊村“村改社区”试点工作,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国企、公务用车,公交公营改革全面完成,城建、水管、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达8.05万户,减税降费62.81亿元。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慎推进,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十年来,凉州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断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和党建工作信息化,村级组织“危旧小”活动场所全面“清零”。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明显增强。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持续纠治“四风”顽疾和隐形变异问题,干部作风逐步好转,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扬帆起航踏征程,砥砺前行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凉州区将只争朝夕、笃行不怠,加快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凉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