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肃:交响丝路谱写新篇章 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22-08-26 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任磊

  原标题:交响丝路谱写新篇章 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拓创新,精心布局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大通道、大枢纽、大平台,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大文化和旅游业综合效应,用大格局、大手笔推动文旅事业全面繁荣发展,谱写出丝绸之路黄金段文旅事业的崭新篇章。“十三五”时期,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5.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53.5%和182.8%。

  传统文化“兴”起来

  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敦煌“典范”和“高地”建设,先后实施敦煌文化工程和大敦煌文化和旅游经济圈建设,支持敦煌研究院申请国家文物专项资金1.57亿元。大力实施敦煌文化、黄河文化等六大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实施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甘肃省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开展考古项目36项,其中,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庆阳南佐遗址等4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在非遗保护方面,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国家级非遗项目83项、省级项目493项,认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8名、省级617名。甘肃省内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通过“非遗过大年”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开展,全社会非遗传承意识不断增强,生产性保护工作效力大幅度提高。

  公共文化“惠”起来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多管齐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建设,让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从“云端”到“指尖”的转变。建成乡镇数字文化驿站659个、村级数字文化服务点744个。二是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实现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全省近1万个村文化室标准化配备了各类文化娱乐器材20余万件(套),使村文化室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阵地。三是设施升级带动服务效能提升。依托全省86个国家三级以上文化馆和“乡村舞台”全覆盖的设施配备,积极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等系列品牌文化服务项目,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基层文艺创作成果、打造百姓演出大舞台的优秀惠民工程。“戏曲进乡村”项目自2017年实施以来,观众达到1000万人次,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文艺演出“火”起来

  10年来,甘肃着眼新发展阶段文艺事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打造出一批彰显甘肃精神、呈现中华民族精神图谱的文艺精品力作。舞剧《彩虹之路》《大梦敦煌》《丝路花雨》(2016版)、陇剧《官鹅情歌》、小品《你笑起来真好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话剧《八步沙》、音乐剧《达玛花开》、舞剧《彩虹之路》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在良好的艺术氛围熏陶下,艺术创作精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省舞台艺术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旅游演艺版《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回道张掖》《天水千古秀》等精品剧目实现常态化演出,累计演出5100多场,接待国内外游客逾350万人次,演出门票收入超4亿元。自2019年1月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举办品牌活动“春绿陇原”文艺展演近1500场,现场观众逾260万人次,1.2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演出、场场有亮点”的常态化演出机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文旅产业“旺”起来

  10年来,甘肃省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资源得到渐次开发,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理念,旅游与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明显。全省加快文化产业园建设,持续加大对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兰州国家级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孵化能力;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兰州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有影响的文旅融合项目建成运营,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丝绸之路露营大会等体育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省旅游产品从较为单一的观光型实现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俗节庆、商务会展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升级转型。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注册经营文旅康养企业50家,年营业额38621万元。同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赋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创建“陇上乡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品牌。累计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270个、乡村民宿3500家,全省59.2万贫困人口依靠乡村旅游实现了稳定脱贫。一大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精品旅游民俗村应运而生,“云演艺”“云展览”及数字艺术等新业态逐步占据市场,文创“绿马”等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爱。

  文旅品牌“热”起来

  截至目前,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已分别成功举办了5届和10届,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4000多名嘉宾参加。文博会和旅游节协同联动,为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开放合作共赢、民心相通互融拓展了国际平台,为甘肃开放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引领甘肃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此外,甘肃还精心打造了“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联通陆海丝·助推双循环”——甘肃文旅“环西部火车游”及“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文化旅游惠民活动等诸多品牌活动。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统筹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民众,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旅游幸福感,继续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贡献新时代文旅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肖含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