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非凡十年·奋进新区】兰州新区:绘就温暖民生底色 用情服务移民群众

22-08-19 08:4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何星丑

【专题】奋进十年路 启航新征程——兰州新区十周年专题报道

避险搬迁群众 尹四十六

  “在山上的房子里,晚上睡不安稳,根本不敢睡太实。”来自舟曲县的移民群众尹四十六告诉记者,“但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2010年8月8日,一场突入其来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让居住在这里的百姓失去了家园。由此,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转移安置项目被写进了兰州新区的总体规划中。

尹四十六的家人

  8月15日,舟曲县250户973人乘坐“感恩号”火车专列抵达地域开阔、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兰州新区,这是舟曲县继今年实施避险搬迁以来,第四批搬离灾害区、入住新康村的移民群众。尹四十六也在其中。

  尹四十六一家五口人,来自舟曲县峰迭镇布迭村。此前,尹四十六的亲戚朋友们也都响应政府号召,实施避险搬迁搬进了新区的家。

  据新区移民办介绍,今年第四批搬迁群众来自舟曲县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峰迭镇、东山镇、立节镇、曲告纳镇、江盘镇、曲瓦乡等10个乡镇29个村组。如今,他们将在地域开阔、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国家级新区,开启建设新家园、享受新生活的“满福模式”。

移民搬迁工作人员  

  “全省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主要承接地就在兰州新区,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且将其纳入了今年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区移民办负责人胡学文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开始承接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移民到目前,已有十一个批次共计1700户,接近7000多人搬迁至此。从目前搬迁的情况来说,老百姓的积极性也是一次比一次高,一年比一年高。他们从前后生活发展对比,意识到了搬迁的必要性,来的人越多,大家口口相传,让一些还没搬过来的人也变得积极主动了起来。‘搬得出’也就成了良性循环。”

  既要“搬得出”,又要“稳得住”,“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2021年6月甘肃省启动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以来,兰州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创新思路举措、用足用好政策、尊重群众意愿,科学有序推进8.13陇东南暴洪灾害搬迁安置和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做实做细搬迁群众就业保障、社会融入、产业发展等工作,以更安全的居住条件、更稳定的增收渠道、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更优美的生活环境,让群众搬进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新居民接电

  据了解,兰州新区充分发挥产业集中优势,对搬迁移民进行就业推介会和职业技能培训,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保障居民就业问题。

  搬迁群众到达新区新家园之后,能够通过分批分期的就业推介会与企业面对面对接,根据双方需求找到适合的岗位,保证收入稳定。同时,我们也一直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一些年轻人来了之后,结合他们的特长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免费培训,比如温室大棚种蘑菇、西红柿、蔬菜等技术,或是中药药苗的培育技术。目前,像这样的培训我们已经开了12期了。”胡学文向记者介绍,“‘保就业’,进而‘稳得住’,‘稳得住’才‘能致富’。”

  搬迁前,听到新区的新家园对就业方面的支持,尹四十六心里松了口气。但依旧有两件事压在他心里。一件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一件是家里的老人。

  “家有两宝,一老一小。孩子和老人总是我最担心的。山区家里那边医疗条件差点,学习环境也相对来说没有新区这么好。我担心孩子过来之后学习方面会脱节,入学更是让人担心。”回忆起搬迁前自己的担心,尹四十六依旧忧心忡忡。

  对于尹四十六的担心,胡学文告诉记者,“在移民安置区有养老院,规划的养老服务中心也马上要建成投入使用了。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让他们能尽快适应下来。对于‘闲不下来’的局面,我们也鼓励国有企业,提供市政环卫绿化、保洁一类的工作,让他们也能再就业。”

  “小孩入学更不是问题,第一天搬来,第二天进行登记,第三天入学就读。”胡学文向记者介绍,“在搬迁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保证孩子能在第一时间入学。现在是8月份,新建的学校马上要开学了,包括幼儿园也是一样的。”

  “非常高兴,在山区的时候没有安稳的活干,收入也不稳定,来到这之后,发现周围的温棚、建筑工地都可以打工,孩子上学的地方不仅近了许多,教学质量也高。交通也非常方便,周围都是大马路。”面对采访,尹四十六激动地说。

  据胡学文介绍,对于搬来的家庭,转移安置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周围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公共服务体系。绘就温暖民生底色,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