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最热节气为何用“暑”字
原标题:【二十四节气】
夏季最热节气为何用“暑”字
清 金廷标《莲塘纳凉图》
倪方六
在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小暑”与“大暑”是一个夏季节气组合,与冬季的“小寒”与“大寒”相对应,分别代表一年中的“最热”与“最冷”两极时节。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称为“暑”,而不用“伏”或“热”字?已有“暑天”了,为什么还要有“伏天”?
“暑”为什么不能用“伏”替代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前面是“夏至”。有学者认为夏至的“至”是到达之意,意思是真正的夏天到来了,可照这么理解的话,“立夏”怎么解释?实际上,这个夏至之“至”是“极”或“最”的意思,表示天气极端的夏季时节,以提醒农人在这一段日子注意生产和生活安全。
极端的夏季天气当属酷热的三伏天。三伏天是怎么算的?古人称“庚日必伏”。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的说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通俗说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天”。对应现代阳历,三伏天一般从七月中旬开始,到八月下旬结束。
与“三伏”有紧密联系的是“三暑”,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顺着三伏的概念,可以分别理解为初暑、中暑、末暑。区别是,“三伏”是相连的,而“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拖得时间比较长。
“三伏”与“三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小伏”“大伏”“处伏”当节气名,而要另外设计出“小暑”“大暑”“处暑”?或者说,是否可以将“小暑”“大暑”“处暑”分别易名为“小伏”“大伏”“处伏”?
古人设计和安排节气,主要是反映气候和环境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以利农时。仅从字体上看,使用“暑”字便比使用“伏”字贴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暑,热也。”而“伏”字没有热的意思。《说文解字》释称:“伏,司也。”《释名》称:“伏,覆也。”《广雅》称:“伏,藏也。”不论哪种解释,“伏”都与气候环境没关系,这正是古人在定节气名字时不用“伏”而用“暑”的关键所在。
“暑”与“者”有什么关联
如果说“伏”字不妥,汉字中的“火”“炎”“热”等均有高温的意思,字面表达更直接,古人为什么不用?这与“暑”字本身有关。“暑”是会意字,上下结构,由“日”和“者”配合而成。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从甲骨文、金文中发现或识读出“暑”字。“暑”字最早出现在篆文中,从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上看到“暑”字已与现代“暑”字差别不大。
《说文解字》在释“暑”字的同时,还对此字的部首音韵作了说明:暑“从日,者声”。这个“者”字不仅解决了“暑”字的发音问题,还透露出古人把一年中极热节气用“暑”字来表示与“者”字有关。
“者”字使用频率在古今汉字中均比较高,所谓“之乎者也”即是,大都作为助词使用;与其他字搭配,可以指人、事、物。实际上单一个“者”字,在造字之初是有实质意义的。“者”字相当古老,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好几种写法。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甲骨文“者”写法虽有变化,但上部都可以看作是木材燃烧状,下部则与“火”有关。后来五行学说出现后,将“者”字的属性归为“火”类,便因为“者”的这种原始意义。南宋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认为,“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天时大火行,热气生,羽虫不鸣……”
甲骨文“者”字的这种造型应是受到原始人日常生活场景之启发:劳动之余,大家围着火堆,一边煮食,一边交谈。后来出现的“煮”字与“者”也有这种关联,类似“煮酒论英雄”“半边埚里煮江山”等说法,都透露出“者”与“煮”之间特殊而又微妙的关系。从现代字形上,“者”字的原始文化含义已完全看不出来。将“者”的原始含义割掉,应该是从篆书体系形成开始的,最后定型为现代的“耂”头。
有现代汉字研究学者因为“者”字的上部是“耂”,与“土”有联系,便认为“者”字的构造源自用土漆涂刷器皿,有附着义。由此进一步释读,古代漆器的干燥需要潮湿闷热的环境,“者”字便含有黏湿和包围之意在内,得出了“暑”的字形中含有“湿热黏附”的结论,但这种分析并不靠谱。
“暑”与“煮”为什么联系紧密
“者”,其实可看作是原始的“煮”字,只是后来“者”被更多地当成语气助词,原始意义失去后,为了突出“煮”的功能,而重新在“者”下加了把“火”,即“灬”,这在炼丹家眼里叫“人法地”;与此同时,“暑”字也被创造出来,上面加个“太阳”,即“日”字头,炼丹家称为“地法天”。炼丹家的说法过于深奥,但一般人都明白,如此加了“日”头后的“者”,即“暑”字,高温程度明显更强烈了:下面用火煮,头上还有太阳晒着,这种季节只能是“暑天”。这样,“暑”与“煮”在“者”的联系下,也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文字学关系。东汉刘熙《释名·释天》对这两个字理论上的阐释是:“暑,煮也;热如煮物也。”现代人戏称暑天是桑拿天,还真挺符合刘熙的阐释——浑身冒汗,犹如水煮。
如果高温节气直接用“热”字来定名,易“暑”为“热”,岂不表达得更清楚?非也。暑天并不仅仅是热,因为流汗多,雷雨多,空气中有很强的黏湿感,“暑”字的原始含义里便有这感觉,而“热”字里没有,《释名·释天》的解释是:“热,爇也;如火所烧爇也。”
清朝文字学家段玉裁对“热”字不能代替“暑”字说得更清楚,他在《说文解字注》中称:“暑与热,浑言则一,故许以热训暑;析言则二……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
“伏”字在暑天起什么作用
对于“小暑”节气,古人还有特别的说法。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称:“小,微也,是月极热,月初犹小,故谓之小暑。”另有一种解释则是,小暑为初伏夏气,虽然已是炎热的暑天,但还不是那么强大,还有点微小,所以称是“小暑”。陈三谟这种观点其实是袭用汉朝人的说法,汉郑玄《礼记正义》疏称:“谓之小暑大暑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小大,月初为小,月半为大。”
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修身养性的考虑。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因为暑天气温太高,正常也是“无病三分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这种不利古人称为“伤”,清雷丰《时病论·夏伤于暑大意》称:“夏伤于暑者,谓季夏、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暑天人身体最容易受到邪热之气的侵犯,从而患上各种暑病:“夫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
古人如何应付“暑”带来的不利影响?“伏”字之意义和作用,恰好表现出了古人用字的智慧。古人认为,逢庚的伏日是暑天最不吉祥的日子,伏日里会有厉鬼出来横行,为了避厉鬼,免灾祸,保平安,最好的办法是在家里,哪儿也不去,闭门修身养性——这正是伏日得名的关键所在。
伏日真有所谓“厉鬼”吗?显然不会有,这不过是古人的一个良苦用心,通过迷信手段,设想出一个恶魔,令人敬畏,意在规劝大家暑天应注意身心健康,多静养,不要过分消耗体能。故明李一楫《月令采奇》诗称:“平生三伏日,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
- 2022-07-27甘肃简牍里的中医药:禁寒食饮方
- 2022-07-27话剧《八步沙》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终评作品名单
- 2022-07-27第五届青岛国际版交会落幕 敦煌系列IP获版权产品类金奖
- 2022-07-27敦煌珍贵文物赴香港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