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交流发言摘登
原标题: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交流发言摘登
牛文斗
坚守初心担使命 党建铸魂促发展
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牛文斗
虹光公司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开展军、民两用电真空器件科研生产的军工企业。近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打造“党企共融、先锋引领、品牌培育、结对共建”的党建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坚持以政治建设“铸魂”,完善公司治理。坚持不懈抓班子、带队伍,探索建立重大事项党委首议制度和党企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组织在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方式。党委和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公司管理层100%交叉任职,公司党委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经常性开展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班和专题党课,创新“班前课堂”“十分钟党建”等工作载体,教育引导党员职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组织建设“塑形”,筑牢发展根基。全面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常态化开展“7+X”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四关心”党内关怀机制,“一年一主题”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坚持把企业历史沿革、荣誉成绩、企业文化融入党群活动中心一体建设,让广大党员感受企业发展成果,增加荣誉感。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业绩“四亮”活动,在重要部门组建设立“党员攻坚队”“党员示范岗”28支,推动形成党群小组比着干、党员职工带头干、全体员工齐心干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人才建设“聚力”,激发创新动能。注重党员和骨干双向培养,探索建立优秀党员“红色导师”制度,通过“1+N”传帮带模式,着力把技术技能骨干发展成为党员、培养成劳模和领军人才,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管理和生产骨干。采取柔性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了虹光专家工作站、“海智计划”虹光工作站,创建了朱振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马正军等18名专家人才,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50多项荣誉。
坚持以品牌创建“赋能”,强化企业担当。公司党委坚持把“虹光先锋”品牌作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军用电真空器件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扶危济困等方面倾情投入,累计捐款捐物500多万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向12个贫困村捐赠太阳能路灯240多套,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
作为军工企业,要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念,也是我们不断发展的“红色密码”。虹光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将乘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东风,充分发挥公司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强科技行动中贡献虹光智慧。积极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在强工业行动中奉献虹光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吴 健
倾力书写文物科技保护新篇章
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部长 吴 健
2019年8月19日,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的指示精神,使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文物数字化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坚守初心,扛起使命。文物数字化是文物科技保护的必经之路。2020年9月,我们牵头并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了《流失海外文物数字化复原实施方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去年8月,申请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完整数字目录整理与展示》项目获得立项;今年1月,编制完成《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程——法藏敦煌文物(一期)2022年度工作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同时,去年10月,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代表敦煌研究院参加了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运用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研发项目成果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第57窟三维重建艺术复原洞窟模型,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守正创新,普惠共享。深耕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员骨干们的冲锋陷阵。近年来,结合我院开展的“双培双设”活动,部门通过加强党员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外出考察、老中青结对帮扶等措施,着力在重大课题(项目)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不断强化党员骨干在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上的引领力,持续推进石窟数字化保护进程,扩大数字化技术推广范围,努力打造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管理与信息共享的高地,让文物数字化成果惠及其他领域和产业。今年5月,敦煌研究院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联合主办了“从敦煌到延安——石窟艺术数字影像展”,首次通过文物数字化把敦煌和延安联系了起来,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
久久为功,培育人才。文化要传承,事业要传承,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人才的支撑,培养一支文物数字化团队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我们注重培养和留住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文物数字化工作,一方面通过内引外联,给年轻人压担子给任务,让他们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另一方面时刻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推荐他们到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领域学习进修,不断提升年轻人的专业技能。目前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已培养出博士2名、硕士7名,研究馆员2名、副研究馆员4名、馆员15名、助理馆员5名,并吸收9名先进知识分子入党,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近百人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化团队,长期服务于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实施“四强”行动,其中强科技给我们正在推进的文物数字化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将竭尽所能,继续践行“莫高精神”,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和学科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科研一线,在重大课题项目和关键技术研发上担当作为,努力推动文物数字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 丹
党建引领 服务连心 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金昌市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宝林里社区党委书记 张 丹
近年来,我们以“同心服务365”党建特色品牌为统领,积极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途径和载体,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基层治理,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准则”,把完善治理体系作为“第一要务”,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标准”,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变“满盘沙”为“一盘棋”。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组织体系,推行“1+10+N”工作模式,将骨干党员选定为“党员中心户”,就近联系10名党员和若干居民群众,采取“板凳课堂”等方式,开展“面对面”理论宣讲。以楼栋单元为单位,引导在职党员、辖区居民党员在居住地自愿担任楼栋长、楼口长,建立社区、网格员、楼栋、楼口四级管理微信群,及时收集信息、快速联动反应、闭环解决问题。健全“四长五员一民警”网格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一社区一辅警”作用,组建文明行为评议团、“爱我金川”文明行为劝导队,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活动,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凝聚治理力量,变“多条线”为“一股绳”。发挥社区“大党委”优势,每季度由共驻共建牵头单位组织社区和辖区单位,联动打造了金秋送学、模拟法庭、共享停车等一批共建项目,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将物业服务人员打造成党的工作队,有效解决营利性企业不愿管、零散楼栋无人管等难题。打造流动党员“红色驿站”,提供活动阵地,搭建参与治理平台;培育“红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敬老助残、环境整治、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政策咨询、人才招引等服务,引导快递、外卖小哥等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工作。
紧盯群众期盼,变“粗放管”为“精服务”。协商民主解决家长里短,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会和10个网格(楼栋楼院)理事会,采取征民意、审议题、定议题、共协商、亮结果、抓落实“六步议事法”,通过分级协商方式,协商解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做优为老服务,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办老年大学,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生活照料“日问候”、精神慰藉“周关怀”、医疗保健“月服务”、精神赡养“季联欢”、共建和谐“添服务”等周期性关怀,破解独居、空巢、残疾、高龄等重点老人照护难题。创新载体助力便民惠民,持续深化“三活、四清、五百家”大走访活动,将就业低保、民政优抚等95个服务事项纳入“一次办好”“一窗受理”范围,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工作模式,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党建工作安排部署,通过规范建设强堡垒、互联互动聚资源、延伸服务暖民心、多元参与强治理,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改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基层有活力、管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的治理目标。
管维荣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乡党委书记 管维荣
张掖市甘州区靖安乡辖4个村、1826户、7354人,乡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有党员365名。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和基层治理新机制。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7685元,成为张掖市第一个整乡推进的乡村振兴示范乡。
建强领导班子,筑牢乡村振兴“前沿堡垒”。去年乡村两级换届后,我们开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开展实战化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开展“用清单、晒亮点、查不足、谈体会”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乡村两级党组织平时干什么、应急时干什么、在经济发展领域干什么、在社会治理领域干什么,构建起了乡村旅游大环线和田园生活区、文旅融合区、特色种养区的“1+3”发展格局。
创新组织设置,激活产业发展“动力引擎”。积极探索“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联合12个区属部门、3个国有企业、4个村党支部和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体,链接带动25个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党建共同体成立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加2780元,增速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
坚持骨干引领,厚植乡村建设“先锋力量”。面对乡村建设中拆迁难、复垦难等问题,一方面发挥村干部“主心骨”作用,通过开展“站在地头看村情”等活动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带头人”作用,主动拆旧房、建新房,带动拆除老旧房屋803院,新建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农民群众集中安置、公共服务集中配置、特色产业集中布局“四集中”安置点4个,1500多名群众乔迁新居。
聚力提标倍增,夯实村级组织“丰厚家底”。把富民与强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将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打包整合成立公司,实施整乡土地流转和水肥一体化配套,实现了“土地变活”“资源变现”。目前,全乡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
探索有效机制,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认真做好“党建+群众自治、乡风文明、平安建设、便民服务”四篇文章,建立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制度。建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数据中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可通过手机实现“一网办、马上办”,对线下办理的事项探索建立“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理机制,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响应、有机制解决。组织乡村干部全覆盖进村入户、“过筛子”调处矛盾纠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关爱特殊群体,打造共享共富“幸福家园”。推行“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管理、互助服务”的新型社会养老模式,整合闲置校舍资源建设靖安幸福家园,建成小户型免租公益住房28栋,留守老人拎包入住,享受就餐、文娱等配套公共服务。这一做法在全省农村养老服务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治理水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