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华亭:一条药链“链起”万亩药香

22-07-19 15: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华亭市千亩独活种植基地

  盛夏时节,素有“药材之乡”美誉的华亭市马峡镇万亩中药材长势喜人,药香四溢。

  “马峡地处关山脚下,气候湿润,土质肥沃,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说起支柱产业,马峡镇副镇长高博如数家珍,“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50余种,主要有大黄、独活、川芎、党参、半夏、柴胡、秦艽金银花等。”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长期以来,马峡群众口口相传的古老歌谣,透露出当地药材种植的兴盛与传承。在这里,263种野生中药材蓬勃生长,其中190种符合《中国药典》命名,大黄、独活、川芎、党参、黄芪、板蓝根等53种家种药材已经形成规模种植。“依托传统种植优势,借助中医药产业链链长制东风。今年,我们紧盯中药材育苗、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不断实施延链补链工程,推动中药材种植实现了新的突破。”高博说,“目前,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人均1.3亩。”

  “今年雨水好,光照足,药材长势格外好。”在马峡镇新康中药材有限公司的药材种植基地,五六名药农正娴熟地锄草,一片片如扇的大黄叶子迎风舒展,充满生机。

  企业责人刘建华告诉记者,在市药材中心的指导下,基地大力推广轮作倒茬、优质种苗繁育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等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公司统一育苗后提供给药农,在药苗防虫灾害、施肥等方面,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指导农户精准施肥除草、灌溉排水,严格把控化肥用量标准,确保从源头种上放心药。

  “全流程严格把控,种出的药材品质有保障。”刘建华说,“‘华亭大黄’‘华亭独活’更是美名远扬,先后荣获甘肃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并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

  “路出华亭县,大黄叶如扇,日炙或淋雨,皆可覆君面。”1922年,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路过华亭,看到地里的药材叶大如扇,葱绿可爱,便在他的《度陇杂诗》中记录了这样的情景。大黄作为应用广泛的一味传统中药材,兼具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独特功效。从育苗、移植到三年期至的霜降前后收获,经过刨挖、削皮、熏制入药,大黄在马峡镇这片绝佳的生长适宜区扎根生长。

  马峡镇产出的另外一味中药材——“独活”,更是占据了全国产量的50%,其肉肥厚,断面茬白,有效成分蛇床子素含量是规定标准的1.8倍。

  药材好,药才好。在如何种出好药上,华亭市立足“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组织专家团队,抓实良种繁育,抓建示范基地,抓强产地加工,在充分保留药草、轮作、倒茬等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广泛使用有机肥,有效降低药材重金属含量。全力推广晾晒大棚风干技术,有效降低药材霉变、霜冻等问题,持续提高药材品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全市中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种植,政府引导,群众收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高博说,“现在,全镇大黄、独活种植面积达到7600亩,生产的独活已占到全国市场的一半。群众中药材收入从原来的2320元每亩提升到现在近7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 

  据悉,前半年,华亭市共实施中医中药产业链项目4项,完成投资1488万元;建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6处,中国大黄城(二期)、药材晾晒棚等项目有序推进,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

  乡间无闲草,遍地是良药。近年来,华亭市依托种植药材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引导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药材种植,目前全市药材种植规模从原来的3乡镇2万亩,稳步发展至关山林缘区的7乡镇6万亩。

  “计划到2026年,全市建成标准化育苗基地20处5000亩,招引中药饮片加工、中药颗粒及中成药生产等企业6家。”该市中医中药产业链链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张大江说,“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以‘药’为引的‘药食同源’产业文化,全力构建‘基地种植、产地加工、商贸流通、特色诊疗、养生保健、康养旅游、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中医中药全产业链。”

  一条药链“链起”万亩药香。借助产业链链长制东风,华亭以“药”为基,全面延链补链强链,续写了“千年药乡”的荣光。时下,乡间田野药苗苍翠,药香四溢。

  通讯员 张小兵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