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确保疫情期间群众正常就医 甘肃省采取了哪些措施?官方回应

22-07-15 09:3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确保疫情期间群众正常就医 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官方回应

  此次疫情期间,甘肃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记者从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疫情期间,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的配备保障,统筹调度,确保不因疫情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保障正常医疗秩序不受影响

  严格落实院内防控措施,建立入院、普通门诊、发热门诊、病区“四道防线”,预检分诊点经过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扫场所码、测体温、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后,有序进入医院。

  门诊区域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住院病区入口再次查验健康码、住院证、陪护腕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严格实行“一患一陪护”。

  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经过核酸检测、流行病学史排查完全排除新冠的感染者后,及时转入相应病区,对疑似感染者立即转到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和治疗。

  努力满足“特殊人群”就医需求

  设置并向社会公布“非绿码”就诊定点医院,覆盖所有县市区,全力保障“红码”“黄码”人员的就医需求。

  对中、高风险区、集中隔离点患者全部由“非绿码”定点医疗机构承担救治任务,经社区、网格内医务人员评估后确需就医的,除急危重症及其他特殊情况外,由社区工作人员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安排专车“点对点”送至定点医疗机构,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就诊,全程实施闭环管理。对肾衰透析、肿瘤、孕产妇、新生儿、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建立网格化管理台账,开通快速核酸检测通道,优先保障就医。

  对于慢性病和老年患者,根据病情延长处方用量,开通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减少就医频次,保障用药需求。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对无核酸检测报告的急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抢救,同时进行核酸检测。本轮疫情以来,全省“非绿码”医院共接诊“非绿码”门诊患者561人次,住院患者42人次,血液透析患者16人。

  及时开展线上诊疗和咨询服务

  依托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二院等互联网医院开展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心理咨询等线上诊疗,实现线下患者分流,有效减少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要密切关注各医疗机构的就诊提示信息,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如实报告旅居史等相关信息,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非急诊患者可提前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分时段就诊,减少人群聚集。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要提前进行核酸检测,减少排队等待时间,降低医疗机构压力。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王思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