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见成效 | 甘肃白银打造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样板
央视网消息:全长38公里的甘肃白银市东大沟曾经是黄河上游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当地围绕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进行全面治理,一改往昔“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乱象,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样板。
白银是一座伴随矿产资源开发而建设的工业城市,以“铜城”闻名于世,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同行业全国第一的业绩。然而曾经粗放式的开采冶炼方式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环境的隐患和困扰,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通过38公里长的东大沟排入黄河,东大沟因此成为白银最大的一条排污通道。

白银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水清川:通过几十年的沉积,东大沟底泥1米深度范围内,铜、铅、锌、砷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其中,镉污染物超过背景值的1400—2200倍,东大沟因此成为了黄河上游最大的重金属污染源。
东大沟需要治理的污染底泥数量巨大,在国内绝无仅有,修复治理工作在技术上和资金上都面临极大困难。2017年3月,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因此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列为整改问题之一。

白银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张琼: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展缓慢的问题后,白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整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从2017年开始,该项目前后共投资3.45亿元。按照底泥处理、河道整治、生态恢复的总体技术路线,对重度污染底泥进行填埋,对轻度污染底泥原位或异位固化稳定化后资源化利用,分步实施,于2019年底全部完成,同时对东大沟两岸的生态进行修复,建设生态长廊。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底泥经过脱毒处理已经恢复了农业生产条件,经过固化建设的河渠荒坡也正一天天披上绿意。

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副镇长 李龙军:今年以来,我们对东大沟两侧的受污染土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桃树1300余亩7万余株,使原本的弃耕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搜索
复制
- 2022-07-12走一起去看陇原火热的乡村
- 2022-07-12【中央媒体看甘肃】走!一起去看陇原火热的乡村
- 2022-07-11水利部针对北方五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2022-07-11甘肃酒泉: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 26个项目引资逾4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