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播绿瀚海 造福乡亲——记“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获得者胡兵

22-06-13 09:0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播绿瀚海 造福乡亲

  ——记“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获得者胡兵

工作中的胡兵(中)

  酒泉金塔县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董事长胡兵,致富不忘初心,怀揣让家乡变绿的朴素愿望,扎根戈壁荒滩造林,书写“绿色传奇”。2021年,胡兵被全国工商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光彩会授予第八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胡兵的家乡金塔县鼎新镇双树村离巴丹吉林沙漠只有百米之遥,冬春时节沙尘暴频发,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2011年4月,在外创业成功的胡兵回家看望父母,遇上了持续三天三夜的强沙尘暴。要想保护整个村庄,只能让沙漠“变绿”,“不能让家园被风沙埋没,不能让父老乡亲背井离乡。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回报家乡,造福乡亲。”胡兵下定决心。

  在沙漠里植树,水是个大问题。“每栽植一株梭梭,就要浇上一桶水,一天上百亩的栽植计划,浇水需要万桶以上。”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副经理丁丰龙说。

  “我们用编织袋装着梭梭苗,在沙漠里一步一步栽植。”回忆起第一年栽植梭梭的情景,技术员王吉会感慨万千。挖开一个树坑,把梭梭苗栽进去,再立即填埋好、浇上水。否则大风一刮,梭梭苗会被连根拔起。风沙大的时候,大伙儿就跪在沙漠里一步一步挪着走、挪着栽。就这样,一期9万亩梭梭种植计划全部完成,成活率达91%。如今,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已累计投资11.5亿元,共栽植梭梭林39万亩。

  把沙漠变绿,只是第一步,在防风固沙的同时,让老百姓得到经济效益,让治沙成为造福当地百姓、涵养水源的“生态银行”,这是胡兵的最终目标。

  从2012年到现在,胡兵和当地百姓科学治沙造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嫁接肉苁蓉12万亩,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肉苁蓉种植基地。2019年,国家绿化基金委员会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落地金塔,胡兵又签约种植了600万株梭梭树,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前几年,该公司还通过育苗产业扶贫和劳务输转扶贫,向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80多户贫困户356人实现了脱贫增收。(记者 高慧霞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