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拔尖基础学科人才,兰大这位教授上榜

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天中午12点半,唐瑜上完《无机化学》课,简单吃完午饭后回到办公室,马上与学生讨论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从1989年踏进兰州大学化学系到留校以来,唐瑜已从事稀土研究20多年。“现在主要做稀土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和稀土资源的高值化应用研究。”唐瑜说。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元素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在冶金、石化、储氢、显示面板等现代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做科研要有明确目标,那就是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唐瑜说,“顶天”,就是在基础研究中追求学术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立地”,就是在应用研究中做有益于社会和百姓的事。唐瑜的偶像——“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就是她心中“顶天立地”的科学家。“徐老因国家需要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实现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打破了国际垄断。”
基础研究要甘坐“冷板凳”。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唐瑜解决了稀土配合物在应用中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等问题,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稀土智能发光材料。近年来,稀土发光配合物在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中备受关注,而这也是唐瑜和团队目前正在做的事业。“我们利用稀土发光配合物的设计,实现对早癌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检测。”唐瑜说,目前正在与医院合作开展肿瘤标志物的稀土荧光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唐瑜说,所谓大师,一定对科学忘我求索,也一定心怀“国之大者”,能为民族振兴和国家进步孜孜以求、甘于奉献。“俯下身、沉下心,拓展科学边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没有第二,只有第一。”唐瑜说。
在唐瑜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卡通版戏剧人物脸谱——樊梨花。“家人送的,希望我做科研能像个女将军一样攻城拔寨。”唐瑜笑言。
- 2022-06-092022生态环保行|“千年马场”三年之变
- 2022-06-09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举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 2022-06-09【2022生态环保行】在永昌县,遇见甘肃版“花果山”
- 2022-06-09创意满满,甘肃推出手绘图打造“陇上相遇”乡村旅游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