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秀美山川 构筑绿色屏障——河西走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活动】
再造秀美山川 构筑绿色屏障
——河西走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初夏,张掖市甘州区城市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景色如画。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永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宁晶 王锋
巍巍祁连,山变绿了、水更清了、林更密了,一些曾经难觅踪影的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河西走廊南靠青藏高原、北临北方防沙带,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近年来,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等市借力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祁连山、黑河、石羊河、北部防风固沙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断平衡山、水、沙、绿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整治大见成效。
关矿还绿,让祁连山休养生息
横亘绵延的祁连山脉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从山间发源的河流滋养了富饶的绿洲和大片草原。
走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康乐草原,成群的牛羊“洒”落其间,蓝天白云下,远处积雪覆盖的山峦与近处新绿初现的草原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2017年以来,我们将‘山水工程’与祁连山生态环保问题整治结合起来,并投资1.86亿元完成了458处矿点的生态恢复治理。”张掖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金龙告诉记者,保护区内的117个矿点已经全部关停退出。
大大小小上百个矿业权关停退出,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张掖市按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每个矿权量身定做退出方案。围绕注销、扣除、补偿三种退出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与矿业权人坐下来“面对面沟通”,直到达成退出协议。
“矿山退出了,如何全面开展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就成了我们面对的另一个难题。”王金龙说,张掖市突出祁连山和黑河流域两大生态系统的特殊地位,把祁连山、黑河以及山间森林、草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服务功能。
“矿山治理除了消除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恢复生态功能。”肃南县自然资源局项目办主任罗英文介绍,当地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在修复区域内种树、种草,且种树要保证树苗100%的成活率、种草要达到85%的覆盖率。
肃南县白泉门砂金矿区一棵棵树苗生机勃发。牧民苏文全说,现在没有人挖矿了,大山又变绿了。
白泉门砂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总投资5988万元,除了完成采坑回填、拆除废弃建筑物、河道护堤建设等基础工程,还在矿区栽植云杉苗木7万多株,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观和提升。
“十三五”期间,肃南县实施了46个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2亿元,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大见成效,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该县也成功入选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流域治理,让“两河”清水长流
祁连山融雪形成了黑河、石羊河等五大水系多条支流,哺育了河西走廊的一个个城市。近年来,张掖、武威统筹开展黑河、石羊河流域以及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一河清水绕古城”的生态新画卷徐徐展开。
水草轻摇,野鸭嬉戏,流经张掖市区的黑河,水道蜿蜒曲折。治理前,黑河河势不稳、宽浅散乱,纵坡坡降较陡,冲刷严重,河道内生态系统脆弱。
“张掖市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全流域总体规划,分三期对黑河城区段进行治理。”张掖市水投公司总经理李得超介绍,项目主要是在保障黑河城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以河道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河岸林草植被恢复及防风固沙林带建设为主,兼顾滨岸带、亲水下河步道等水生态建设。
李得超说,如今,黑河治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涵养水源,更有利于当地水生态的稳定性。
“黑河与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共涉及30个子项目,投资14.5亿元,目前均已通过验收。”张掖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科长胡郭睿介绍,当地以黑河重点流域为单元开展系统整治,对黑河城区段、隆畅河、童子坝河、马营河、平易河等主要干支流,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河道13.9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4.5平方公里,疏浚河道11.2公里,造林4.35万亩,实现了河湖泊水体休养生息。同时,通过系统实施保护区农牧民搬迁、林草植被恢复、水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提升保护区生态功能。
淙淙流淌的石羊河,见证了武威市治水兴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武威市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突出,尤其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投资支持实施石羊河重点治理工程,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近年来,武威市以石羊河民勤段红崖山水库周边区域为重点,开展了民勤石羊河湿地保护恢复工程,营造胡杨林8455亩,在红崖山水库库区岛屿和周边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6万株,恢复了区域内湿地。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武威市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环境持续改善。”武威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万鹏说。据气象遥感监测,2019年祁连山武威段积雪面积较多年平均量增加26%;民勤县蔡旗断面过水量超4亿立方米,创1972年以来历史新高。
黑河、石羊河流域生态的综合治理,不仅形成一条壮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带,还筑成一道稳固的城市生态安全屏障。武威市石羊河被评为全国示范河湖,张掖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治沙造林,把沙漠变成绿洲
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全县风沙线长达132公里,有重点风沙口20多个,沙化面积238.9万亩。
宁静的小村庄,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席卷而来,一片昏黄……古浪县八步沙治沙纪念馆里展演的短片,真实再现了上世纪古浪县沙暴肆虐的恶劣生态。
如何在生态保护与自然利用之间找到平衡,是古浪县面临的一大课题。
古浪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保护修复股王宗勇介绍,古浪县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依托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省级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在南部山区做好水源涵养林建设、在中部川区推进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在北部沙区开展荒漠化防治与治沙造林工程,成效明显。
在八步沙林场,随处可见不同类型的植被。“这里有榆树、沙枣,还有柠条,它们十分耐旱,根系发达,往沙漠深处扎,对防风固沙十分有利。”林场副场长贺中强介绍,40年来,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林场三代职工与干旱和风沙顽强抗争,采取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规模治沙造林活动。
“我们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新技术进行防沙治沙。”贺中强说,截至目前,八步沙林场累计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13.7万亩,草方格压沙4万亩,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通道绿化200公里,农田林网5000多亩,栽植各类沙生苗木4000多万株,花卉、风景苗木1000多万株。
古浪县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治理模式,在适宜封育区域营造防风固沙林,同时人工撒播沙蒿、沙米、柠条等籽种,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同时,建成了以甘蒙省界、新修治沙道路、民调路沿线为主的三道防沙屏障。目前,该县林草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目前的60%以上,沙进人退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生态持续改善。
“我们综合考虑沙、水、林、草等因素,从树种选育、造林模式、林草自然更新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民勤防沙治沙水平。”王宗勇介绍,古浪县还积极拓展防沙治沙渠道,探索推行“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爱心公益林活动,不断打造绿色长城,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022-05-23黄河之滨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 2022-05-18给大熊猫一个温暖的家——甘肃省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 2022-05-19【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戈壁滩上的美丽幸福河湖
- 2022-05-18甘肃:白唇鹿下山来“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