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快看】生态“领跑”绿色发展——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22-05-13 14:41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满同

  新华网兰州5月13日电 宋燕

  天境祁连,绿色林海与洁白雪山,相互交映;黑河湿地,翩翩候鸟与洋洋碧波,似诗如画;甘南草原,遍地碎琼与连绵绿毯,自成风景……

  这是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湿地拍摄的候鸟(资料图)。新华网发 (郑耀德 摄)

  甘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性、底线任务来抓,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入手,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推动绿色发展崛起为导向,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全省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修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

  以“钉钉子”精神落实整改

  甘肃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祁连山专项督查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阶段性整改任务按期完成,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向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持续向好。

  《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化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多举措建立祁连山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预警机制,推动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由集中整改向常态化转变。

  这是航拍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隆畅河林场管护的水源涵养林(资料图)。新华网发 (武雪峰 摄)

  目前,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向甘肃反馈的113项问题已整改完成91项,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涉及甘肃省的18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个,均达到时序要求。

  连续5年,甘肃省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省级自查发现的1845个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1826个,整改完成率98.97%,自然保护区内新增人类活动疑似问题点位和面积呈现出“双下降”趋势。

  《甘肃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和《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细则》的制定出台,为省级环保督察提供制度保障。第一轮省级环保督察实现14个市州全覆盖督察,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对14个市州、1家省属企业开展了督察。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甘肃省先后制修订《甘肃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8部地方法规,以及《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等16项政策性文件,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环境要素的地方法规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这是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拍摄的黑河湿地风光(资料图)。新华网发 (郑耀德 摄)

  同时,甘肃省推动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出台损害调查等6项配套制度,组织开展28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天空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执法正面清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模式。

  甘肃省印发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在全省划定842个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规范和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并完成了生态环境系统机构改革和监测监察执法垂改任务,强化统一行使生态环境监管职责。

  此外,甘肃省有序实施环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近84%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72%,一大批事关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落地见效。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甘肃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制定印发《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十大生态产业。

  2020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达21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4.2%,2021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更是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7%。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甘肃省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兰州市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对首批纳入国家碳市场19家发电企业发放配额,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甘肃省“十三五”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国家目标任务。

  黄河流经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湿地和草原(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分行业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共压减生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174万吨,关闭退出煤矿100处、化解过剩产能1400万吨,全省能耗强度控制在合理区间。

  装机12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并网装机740万千瓦,建设规模达到3355万千瓦;酒泉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湖特高压”配套常乐电厂二期200万千瓦项目、“陇电入鲁”工程4×100万千瓦配套调峰项目加快推进……甘肃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过去一年新能源发电量达到446亿千瓦时,增长15.6%,外送174亿千瓦时,占全省外送电量的33.7%。

  污染防治纵深推进

  2018年以来,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制定印发《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及30个配套行动方案,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甘肃各地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环保工程,配套完善了环保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人居生活环境,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各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在国家2019年度、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甘肃省均取得“优秀”等次。

  黄河兰州段城市风光(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黄河奔腾,清水长流。甘肃省从“控源”“提质”“增效”等方面着力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污染现状调查,完成黄河流域甘肃段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7大类15小类入河排污口排查,排查河道约6000公里。

  作为污染防治专责组组长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全力减排污、提水质。沿黄流域30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完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62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97%、93%、97%以上。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达Ⅱ类,沿黄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68%,高于沿黄省份平均水平。(素材来源:甘肃省生态环境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