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西北师范教育的“掌灯人”

22-05-13 09:1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西北师范教育的“掌灯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赵宝巾

  薪火相承双甲子,滋兰树蕙百春秋。在丝路重镇金城兰州,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师范大学,校园里拓印着“1902-2022” 历史年轮的红色坐标格外醒目。对于一所大学乃至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而言,这是风雨沧桑、历久弥新的120年。

  教育长征,弦歌西向

  这所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在民族危亡之际发端燕山脚下,在抗日烽火中辗转秦岭南北,在艰苦创业中挺秀黄河岸边,在改革大潮中辐射祖国边疆。

  她,是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见证;她,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她,用120年的岁月走过了跨越时空的“教育长征”,搭建了西北教育事业的“四梁八柱”。

  西北师大和北师大同根同源、并蒂连理。肇始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两校的共同发端。在风雨飘摇中艰难起航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开创伊始,就承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国难危亡之际,为存续教育薪火,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为基干的大学选择跋山涉水“向西而行”,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后迁汉中、城固一带,改建“西北联合大学”。

  这所续存仅仅只有1年零4个月的大学,与声名显赫的西南联大相比,同样群星闪耀,意义非凡。

  一生致力于“国语运动”的黎锦熙先生,著述700余种,涉及10多个领域,创造了20多个第一;著名教育家李建勋、胡国钰、何士骥……西北联大独有的历史功勋,奠定了整个大西北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在其身后,诞生了郁郁葱葱的大学之林。

  1939年,西北联大再次改组,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李蒸任院长。他一再强调“西北为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亦为中国文化发源之地”,师院应做西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应承担“奠定民族复兴之基础”的重任。

师生徒步翻越秦岭,迁校陕西汉中一带

  1940年4月,鉴于甘肃高校太少,且迫切需要培养中学师资,国民政府下令西北师范学院再迁兰州;5月,甘肃省发电邀请:“贵院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海内外蜚声,此闻有奉令迁甘之议,将于西北整个文化推进贡献重大力量”。

  学校再一次选择“挺进西北”,于1941年迁兰办学。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是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第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院,被时人誉之为“西北教育的拓荒者”“开发西北教育的急先锋”“西北师范教育的摇篮”。

  在黄河北岸的十里店,面对沙滩荒地,西北师范学院师生白手起家,从一挑土、一担水开始,亲手设计、缔造校园,西北文化教育事业的“绿洲”在母亲河畔崛起。

  建校伊始,师生们在生活方面甚为艰苦,学校负责人出差或拉公杂用品仅靠一辆马车;师生进城或坐羊皮筏子,或徒步行走;学校饮水,则全靠两辆铁轮车、几头小毛驴和一只牛到黄河边去驮去拉……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先辈们筚路蓝缕、共启山林,让教育的火种在西北这片沃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就这样,从古都走来,一路西迁,数易校址校名,师范教育的“种子”永留西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历经这段可歌可泣的“教育长征”,一代又一代西北师大人传承教育薪火、立志教育报国,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祖国大西北的文化教育事业。用执着和坚韧的精神品格铸就了“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先后将我国优质的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一千多公里,将现代教师培训向西推进了两千多公里。

  扎根陇原,躬耕不辍

  80年弹指一挥间。回望时光,在兰办学80载,学校由起初的24间土坯教室、1020名在校学生,发展到如今现代化教学楼鳞次栉比,校舍总建筑面积逾100万平方米,各类学生39232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西北师大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主动承担起发展西北文化教育事业的责任,始终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大西北的广袤黄土地,成为推动西北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基因深深植入了西北师大人的精神血脉。

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文化景观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吕斯白先生毅然离开舒适的生活环境,率领韩天眷、洪毅然、刘文清等著名学者来兰,挑起承建西北师院艺术系的重担,不远万里将石膏像从南京抱至兰州,行程三天三夜……为开拓西北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怀着满腔热情,带头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并带动230余名优秀在美留学生冲破重重障碍,于1950年7月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1953年,南国农与萧树滋两位先生携手同赴大西北,被聘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共同发展电化教育,在黑板+粉笔上课的那个年代,让“电化教育”有了学科“身份”。

  岁月长河,似水流年,先生始终怀揣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担当。

  正是有像他们一样的一个个“大先生”,如袁敦礼、董守义、常书鸿、黄胄、焦菊隐、李秉德、孔宪武,胡德海等在学界“响当当”的名字,也让西北师大的存在更有“分量”……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胸怀大局、心系大众,着力开辟在祖国大西北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西北师大成为传播先进革命文化的“先锋队”、先进社会文化的“桥头堡”、先进科学文化的“集聚地”。

  西迁兰州的办学史,就是几代师大人献身西北教育事业的创业史和不畏艰辛的奋斗史。饮着黄河水,脚踏黄土地,西北师大人身上浸染着执着、勤朴的西北性格。

  “国家级教学名师”赵逵夫,执教杏坛,滋兰树蕙,始终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甘肃地方文化等领域造诣深厚,是甘肃省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

  近年来,“兰州百合”亮相“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成为甘肃兰州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离不开西北师大张继研究员默默无闻的奉献,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成功解决了鲜百合防氧化、储运保鲜关键技术,保留了百合的口感和色泽。

  同时,西北师大立足西北基础教育前沿,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着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构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为一体、适应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教师教育模式,使学校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等著作成为全国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培养的经典教材;先后实施了“教师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和推进计划,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分离培养的教师教育模式;“三转化”“三结合”“志智”双扶的“西北师大教育扶贫模式”……

  一套套理论体系、一个个行动计划、一条条改革举措,探索形成了师范教育特色鲜明的“西北师大经验”。

孔宪武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

  如今,这经验如同“种子”已在陇原大地开花结果。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在临夏州各县市中小学,《千字文》武术操已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西北师大依托学科优势,以“互联网+支教”的模式,为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助力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兰办学80年,西北师大始终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建立了从普通教育到职教师资的全专业、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农村的全领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层次教师教育体系,使其成为发展西北文化教育的中流砥柱。

  百廿风华,继往开来

  西北师大自成立以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一流教师教育培养。

  2018年,西北师大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使其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领头雁”。

  从首任校长李蒸提出“普及教育,阐扬文化”,到如今发布的“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方案。120年来,西北师大始终坚守师范教育阵地,努力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立足历史学研究特色,发挥区域优势,以简牍学、河西史地和古丝绸之路为总体研究方向,围绕西北简牍整理与研究、河西走廊与西北边疆治理、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等问题展开研究。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董晨钟教授负责的原子分子物理教师团队将所学所识全部奉献给了西北大地,首次在理论上准确预言了超重元素Fm的低激发态能级结构和电离特性,带领物理学科实现了学科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淡泊名利,扎根荒漠。雷自强教授课题组“十年磨一剑”,以黏土(或黄土)和天然高分子为基本原料,水为唯一溶剂,在自然温度和压力下,成功制备出一种可替代地膜的土基防蒸发材料,用“土”专家的情怀,为干旱地区做足“水”文章。

  像这样的学者还有卢小泉、马世年、徐兆寿、赵鑫、何玉红……

  有这样两门课,不少西北师大学子耳熟能详。一门叫《国策与省情》,一门叫《习语“典”读》。若说差异处,这两门课程分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若说相同处,这两门课程都与外国语学院曹进教授有关,他想方设法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融入课堂。

毕业学子意气风发

  《习语“典”读》网络思政系列微课100讲入选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这是课程思政的一个典范,以汉英双语微课形式解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金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宗礼教授这样评价。

  西北师大建立起课程资源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共享机制,使课程思政建设在多学科融合中碰出火花,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接续改革奋斗,是我们基于新时代方位、办学历史经验、学校发展实际的理性选择和自觉行动。”2021年12月,西北师大第八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张俊宗语气坚定。

  西北师大如此绘就未来一流大学建设蓝图:到2025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简牍学两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到2035年,在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的基础上,基本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服务西部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进入新时代,西北师大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突出师范性办学特色,向西拓展、向下延伸。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人,都自觉将个体融入时代大潮。

  “西北师大在120周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也形成了优良传统,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西北师大人,都将是母校校训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践行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物理学专业1985届校友李得天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他的初心使命,建立了我国完整的真空计量体系,为我国航天产品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计量保障作用。

  “7年的青春奋斗,胸前的团徽换成了党徽;7年的坚守相伴,教案里的花名册换了一份又一份,新疆这片热土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西北师大2015届毕业生龙世斌和于莉携手西行,收获了爱情和事业,双双成为教学骨干。

  他们与新疆的“邂逅”,源于一场“约定”。2008年,西北师大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缓解新疆基层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

  十多年来,共有4000多名学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西北师大每年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赴疆,以联合编队的形式在阿克苏支教,先后共有26批5600余名学子“接力”这场“支教马拉松”,把优质教育的种子撒播在了新疆阿克苏这片热土上。

  “师大,是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回忆。”2014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张晶在基础教育领域奉献青春。她的“讲台情”源于爷爷张映琪,爷爷196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默默无闻地在基础教育领域耕耘了一辈子,并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又下一代,他们一家三代9人的青春记忆永远定格在西北师大,汇集成难以割舍的“教育情缘”。

校园风景 本版图片均由西北师范大学提供

  张晶所任教的陇南市成县成州中学是陇南基础教育的“领跑者”,这所学校的校长温玉旺、副校长赵云生……40名教师都毕业于西北师大。

  ……

  这是一个缩影,更是一个引领,让教育的种子在偏远、贫困的地方扎根发芽,塬峁芬芳。目前,甘肃省86个县市区示范中学中60%以上的骨干教师、80%以上的特级教师、甘肃40多所高校中60%的基础课程教师都毕业于西北师大。

  从这里走出的28万多名毕业生,绝大多数选择扎根西北大地,在边远山区、基础教育、高等院校……祖国最需要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人生芳华。

  百廿弘文励教,八秩深耕陇原,万千桃李芬芳。作为西北师范教育的“掌灯人”,从120年前点亮中国师范教育的“如豆灯火”,到如今母亲河畔矗立起西北文化事业的“教育灯塔”,赤子之心,热血衷肠,教育报国的理想之灯熠熠生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西北师大建设一流大学的新航程上,一幅扬帆奋进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