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甘肃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综述
原标题: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甘肃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通讯员 朱 茜
走进美轮美奂的莫高窟,感受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来到古老沧桑的武威古城,追寻延续千年的历史印记;前往会师圣地红色会宁,踏寻传承红色基因的伟人足迹;置身巍然屹立的嘉峪关关城,天下黄河第一桥,甘肃省博物馆,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甘肃的历史荣光尽收眼底。
坐拥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2处。博物馆228个,可移动文物42.34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1.74万件(套)。各类纪念馆63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53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466件(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陇原大地上,历史遗珍和红色遗迹遗物星罗棋布,无声胜有声,深情讲述着甘肃故事,永续着千年文脉。
甘肃,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甘肃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统筹疫情防控和文物事业发展,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
牢记嘱托,“典范”“高地”建设持续推进
莫高窟,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敦煌,一个耀眼的文化坐标。
为了这颗明珠永远熠熠生辉,为了这个坐标永远屹立不倒,一代又一代莫高人扎根大漠,赓续接力,取得骄人成绩。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
“有党中央的关心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博人的齐心协力,两年多来,‘典范’‘高地’建设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一体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首先,推进省部共建敦煌研究院。经过积极对接协调,国家文物局同意和甘肃省政府共建敦煌研究院,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更好推动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加快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甘肃依托敦煌研究院建成全国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组建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省部级以上文物保护研究课题65项,积极申请组建文化遗产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再次,努力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不断拓宽敦煌学研究领域,建设敦煌学国际研修中心,建成“敦煌学信息资源”和“藏经洞出土文献”数据库,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高规格办好敦煌论坛和《敦煌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一论坛两期刊”,持续扩大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持续加强固本培元。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施敦煌壁画修复、抢救保护、文物数字化、基础设施改善等综合保护利用项目百余项,全面推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并在全省石窟寺推广应用,持续提升“中国特色、敦煌经验”影响力。
对标现代,保护利用工作螺旋攀升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重点体现在两方面。” 省文物局局长程亮条分缕析,一一道来。
一方面,健全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持续提升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文物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考核。
——完善文物依法保护体系。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启动《甘肃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各地也陆续出台加强文物保护的规范制度,为依法开展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加强文物机构队伍建设。省委编办增加了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机构编制,为敦煌研究院、省考古所等省直文博单位增编216名,对统筹加强全省文物工作队伍建设作出安排。
——守好文物安全底线。省政府制定出台《甘肃省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办法》,靠实文物安全责任,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建设文物安全监管平台,确保我省文物安全局面。
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谋划实施文物保护重大工程。五年来,我省共投入资金25亿多元,开展各类文物保护维修项目724项,国保单位和重要省保单位险情基本排除。
这其中,可圈可点的亮点不少。
——大力推动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编制完成“三大”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已争取将甘肃纳入国家“三大”文化公园规划的重点支持省份。玉门关、嘉峪关长城、哈达铺红色小镇、会宁会师旧址、大地湾遗址、马家窑遗址等84个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实施河西走廊文化保护工程,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批复建设“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打造全国第一个集保护研究、传承弘扬、创新利用于一体的国家文化遗产线路,争取到国家支持项目11个、资金7000多万元,已启动实施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张掖东仓、武威文庙等重点保护利用项目。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完成全省219处(236个)石窟寺专项调查任务,核定公布18处石窟寺景区游客承载量,实施昌马石窟环境整治、马蹄寺石窟数字化等一批综合保护利用项目,整体提升“甘肃石窟艺术之乡”美誉度。
——大力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争取国家批复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已完成232个洞窟的壁画采集和数据处理。加快实施全省重点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已完成鲁土司衙门等近百项文物数字化采集和数据存储工作。
深挖细研,将甘肃文物故事讲好讲“活”
文物无言,却是历史最深情的讲述者。
“文物讲述历史,而我们,理应讲好、讲‘活’新时代的文物故事。”程亮颇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我省文物工作者一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推动文物“活起来”;另一方面深化文物价值挖掘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甘肃文物故事。
甘肃简牍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省博物馆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五年来新建了金昌、天祝等市县级博物馆10余家,全省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增至36个,全省市县级国有博物馆覆盖率均达到100%。近年来,我省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初具规模。
以敦煌艺术、丝绸之路、彩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精品主题展览,以特展、巡展的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故宫,走进高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数字敦煌”中英文版全球上线、拍摄播出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文博会举办“敦煌论坛”和文物主题展览……璀璨敦煌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丝路沿线文明交流互鉴。
文物“活”起来了,讲起甘肃文物故事,便更加精彩。
——积极实施考古重大项目。五年来,全省共开展考古项目36项,其中,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庆阳南佐遗址、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等4个项目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作出重大贡献。
——系统开展甘肃简牍研究阐释。完整出版甘肃简牍释文,成立简牍研究院,初步形成了简牍学学科体系,建成全国唯一的简牍研究一流学科,《甘肃简牍》辑刊创刊发行,悬泉汉简、居延汉简、肩水金关汉简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
——着力打造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典范。先后组建国家级文物科研平台,建成国家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全省拥有各类文物保护研究与实践专用装备近300台(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省级科研课题45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文物保护标准23项,授权文物保护技术专利35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质量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39项。
——人文社科研究极具特色。兰州大学成立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成立简牍研究院,河西学院成立红西路军研究院,先后出版《敦煌藏文占卜文献的历史学考察》《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等一批研究成果,承担社会科学、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6项,省级社科项目47项,《敦煌艺术大辞典》等6项成果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大幅提升甘肃文化影响力。
“能取得喜人成绩,党的领导是关键。”程亮说,近年来,省文物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先后有1个党支部被公布为“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7个党支部被命名为“省直机关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后,全省文物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特别是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三新一高”导向,落实“四强”行动,做好“五量”文章,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纵深推进开放共享,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中,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遵循保护第一原则,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跨界融合让文物“活”起来,在推动甘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助推文化强省建设上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