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生态屏障锁“黄龙” 大漠戈壁成“宝盆”
原标题:生态屏障锁“黄龙” 大漠戈壁成“宝盆”
——甘肃张掖临泽北部荒漠区防沙治沙记
记者 陈 海 王 将 殷 旭
天刚蒙蒙亮,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五社的史红便骑着摩托车早早来到自己的葡萄种植园,开始采摘像绿宝石一样的阳光玫瑰葡萄,不一会儿采摘篮就像小山一样鼓了起来,透过串串葡萄的空隙东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暖暖的光线斜射在葡萄上形成美丽的光晕,史红看着这美妙的景色,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去年春天,史红与家人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治沙工程成果区又种植了20亩阳光玫瑰葡萄新品种,她家本已有60亩葡萄果园,预计亩均收入3万元,今年可以收入上百万元,儿子在市区买房结婚的梦想就要实现了。看着成熟的果实,史红想起20多年前她刚嫁过来的情景:两间低矮的土房,村子就在沙漠边上,天亮了,农户家的烟囱里定时冒出炊烟,表明这个村庄还“活”着,没被沙给“淹”了。面对日益紧逼的沙漠,村民固执地坚守在黄泥和麦草夯成的土屋里,每年“十种九不收”,沙尘暴说来就来,刮得像要埋了人和房子。“别说种地,就连门都出不去。等风沙‘抽打’完院子,人们出门先看看自己的羊只少没少,然后坐在沙梁上看着自家的羊群在沙漠中觅食,心里想着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史红做梦也没想到,“幸福来得很快”。
“原来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周边村社种的棉花都让沙打掉了。这10多年来,县上每年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大规模治沙,一轮又一轮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梭梭、红柳、枣树等植物慢慢长大,草也长起来了,‘黄龙’失去了肆虐的威风,慢慢‘退缩’。在过去寸草不生的沙漠戈壁,我们种上了喜欢沙生土壤的葡萄、西瓜、西梅、樱桃等,乡亲们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沙土地成了我们的‘聚宝盆’。”蓼泉镇双泉村村民林多义意犹未尽地讲述着变迁。
每年以5至10米向有限耕地逼近的沙漠如何被阻?猖獗肆虐的“黄龙”怎么被“降服”?临泽人给出了答案——持之以恒传递防沙治沙“接力棒”。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境内沙漠、戈壁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曾是当地群众深受沙尘侵袭的真实写照。
“防沙治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年3月我们都来北部荒漠区埋沙障栽梭梭,进行‘治沙播绿、改善生态’防沙治沙‘接力赛’。有一年是冬天埋沙障,开春栽树,冬天尽管气温低,但不起沙尘,活还能干。为了让沙漠变绿洲,我们挨饿受冻值啊!”韩建琴抱起一捆麦草麻利地铺着草方格,作为护林员的家属,无论春夏秋冬参与防沙治沙是她自始至终的坚持。
和韩建琴这位常年参与治沙的“老把式”不一样,魏军今年成为治沙队伍中的新成员。“天还没亮,我们就坐车进沙窝了。进出沙漠不容易,来回路程远,中午就在沙窝里吃饭,完了抓紧再干,沙窝里夜来得早。”魏军感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植被越来越多,曾经遮天蔽日的沙尘暴越来越少,周边环境越来越好。
“今年的防沙治沙工程1月中旬开工,现已建设北部沙区作业道路7.64公里,近期完成草方格沙障设置和梭梭栽植9792亩。”在沙窝里“摸爬滚打”30年的五里墩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向刚介绍,2020年冬天,他们首次尝试冬季规模化防沙治沙工程,6个标段500多人冒着严寒埋设麦草方格沙障,为来年开春栽植梭梭培植“温床”。“去年北部荒漠区埋设麦草沙障1.9万亩,开挖植树穴1.76万亩,栽植梭梭6400亩,成活率达80%。冬季相对春季来说风沙小,并且冬季农闲人工费用相对较低,利用冬季将沙障压好,开春直接栽植梭梭、红柳,工程进度更快。”杨向刚算着“经济账”,只为生态效益最大化。
“我们林场只有几个人,最远的管护站离林场60公里,实施防沙治沙工程还得靠广大群众。沙窝里干活不容易,一亩地相当于300个麦草方格,大概栽植76穴,一穴2至3株苗,一亩地用苗200株左右,一人一天平均栽植1至1.5亩。”从取苗、定穴、栽植、填沙、灌水全程指导的杨向刚,已在沙窝里连续奋战了10多年。“沙窝里栽苗,棵棵都是宝贝,精耕细作得耐着性子,希望都能活。”杨向刚说。
临近中午,沙漠深处飘来饭香,在吹风机助力下炉火渐旺,锅里的面条慢慢翻煮……“吃饭啦!”大家纷纷停下手里的活,从背包里取出饭缸,盛上饭后三三两两或坐在麦草捆上、或坐在沙丘上、或坐在车里吃起来。“沙漠里太冷,能吃顿热乎饭算是幸运了,吃热火了,有劲了,再‘战’沙子。”韩建琴笑着说。
……
人进沙退,家园渐绿,治沙人功不可没、精神可贵。“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向沙漠腹地推进18公里,逐年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和荒漠地表结皮,使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减弱,但我们不会停步,还要继续向沙漠挺进。”杨向刚信心满满。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该县广大干部群众前赴后继,一茬接着一茬干,打起了“人进沙退”的持久战,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进一步做大‘绿色版图’,以保护山水、增加绿量、治理风沙为主线,抢抓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机遇,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采取护、封、造、固、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防沙治沙先进适用技术,纵深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形成内有农田防护林网、中有防风固沙林带、外有天然植被封育区的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牢牢筑起了生态安全屏障。”该县林草局四级调研员王福明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治理荒漠化土地8.7万亩,封育荒漠植被47.52万亩,初步形成了东西宽3至5公里、南北长18公里的北部绿洲生态屏障。
“人进沙退”不仅让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扩大,也使林业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全县建成以红枣、葡萄、枸杞、肉苁蓉为主的特色优质经济林果基地17.74万亩,启动建设华夏牡丹文化旅游产业园,栽植油用牡丹2210亩。建成10个红枣专业村、10个葡萄专业村,带动发展特色林果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培育祁连红、枣尚好等红枣深加工龙头企业6家,成立红枣、葡萄专业协会各1个、专业合作社56家,发展果品营销大户147家,在北京、浙江、新疆、青海等地设立林果产品直销窗口23个,形成“规模+品牌+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采用客土造林模式,建成集林业观光旅游、林果新品种试验示范、林木繁育和果品生产为一体的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500亩,红枣采摘园300亩。发展育苗基地8146亩,连片100亩以上育苗企业、专业合作社达36家,每年提供各类苗木5000多万株。红地球葡萄在全国设施葡萄营销推介会上获得5个金奖、6个优质奖,红枣、肉苁蓉产品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3项“优质产品奖”。
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蓼泉镇南沙窝治沙区,连绵起伏的沙漠上,梭梭、红柳等一棵棵沙生植物生机勃发。该镇双泉村农民王建龙流转沙窝沙地9000亩,围沙建林20公里,栽植梭梭7500余亩、防沙治沙林330亩、沙枣6.6万株、枣树40亩0.6万株、其他优质杂果30亩,变沙地为林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除了养鸡、养羊,还嫁接肉苁蓉5000亩,年产肉苁蓉60吨,常年为周边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务工机会,年用工量达5000多工日,发放农民工工资60多万元。其中吸纳贫困户10人,增加收入8万元。”王建龙最初的念想只是“阻沙”,没想到沙窝里也能刨出“金蛋蛋”。
同样在沙漠里奋战的还有退伍军人贾其煜。2008年退伍后,曾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贾其煜回到家乡平川镇,承包沙漠戈壁,办起“苁蓉林场”,尝试栽植梭梭、培植肉苁蓉。经过10多年的发展,沙漠面积向后推进了8公里,极目远望绿意盎然。“今年,林场共种植梭梭1.8万亩、肉苁蓉2000亩,并建立200亩肉苁蓉种子园,分别种植盐化和荒漠化肉苁蓉,销往兰州、安徽亳州等制药企业。”贾其煜表示,今年与北大药理学院共同研发的二期项目完成后,林场的肉苁蓉将正式拥有向大药厂进军的“身份证”,也可以委托加工,形成更好的产业链条。
除了种植梭梭和肉苁蓉,贾其煜还引进500头藏香猪、2万只麻脚土鸡搞特色养殖,并带动平川、蓼泉、板桥等镇40余农户从事沙产业,春秋季劳务输转200余人,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邻近北部沙漠的镇村积极探索荒漠戈壁上的“绿色革命”,在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借力扮靓家园上“做文章”。平川镇三二村争取乡村振兴建设资金263万元,新建150亩葡萄长廊,建成1万立方米蓄水池,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1套,架设电缆630米,硬化水泥路500米,疏通排阴沟形成月牙湖景观。“村上计划明年对区域内天生场进行改造,建成6000平方米葡萄交易市场,并持续扩大林果基地,新建特色林果100亩,形成以特色林果为主的生态廊道。”该村村干部介绍。
人进沙退,该县干部群众并未停下脚步,一直追逐“绿浪”前行。全县上下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社区花园化”思路,全力推进14万亩公益林生态供水、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园区、兰新铁路沿线两侧闲滩空地、流沙河两侧、临梨公路两侧、小康路两侧、老城区改造提升等一大批重点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全县新增绿化面积132.6万平方米,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全县绿化面积达244.4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面积216.5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3.2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8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2%、绿地率达37.1%。至“十三五”末,全县林地面积62135.74公顷,森林蓄积量37.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4.59%升至16.66%,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又是一年植树播绿黄金期。今年春季,该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北部荒漠区防沙治沙工程现场共同压沙障、栽梭梭,筑牢“阻沙网”,塑紧“防沙衣”,连绵起伏的沙漠上,麦草方格沙障一望无际,新栽植的梭梭迎风挺立,焕发蓬勃生机。不远处,昔日裸露的沙丘已被一簇簇茂密的植被所覆盖,梭梭、红柳、拧条等一棵棵沙生植物遥相呼应,犹如沙漠“护卫”,默默看守昔日“黄龙”,不屈不挠的临泽人一如既往、奋笔疾书着一份让子孙后代满意的“绿色答卷”。(图片属资料图)
- 2014-10-29红西路军老战士罗忠骨灰祭撒仪式在张掖临泽举行
- 2014-03-20张掖临泽蓼泉镇”五个一”模式规范流动党员管理
- 2022-02-24产业兴 生态美 乡风好——张掖临泽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 2022-02-18张掖临泽:文体旅融合促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