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农旅结合产业兴 乡村振兴动力强——“小康路上看老乡”采访活动陇南行侧记

22-05-05 17:2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程健

  本网记者 程健 赵志富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如今,距离《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已过去一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怎么样,农村变化如何?近日,甘肃省委网信办举行了“小康路上看老乡”陇南采访活动。让我们跟随主题采访活动的脚步,看陇南乡村的新面貌。

  文县:以茶促旅 让茶旅产业成乡村振兴支柱

  陇南,素有“陇上江南”之誉称,而这一点在文县碧口镇尤为突出。

  当春风度过玉门关,吹过陇原大地,甘肃的春光美景,率先从碧口铺开画卷。这里青山为邻、绿水为伴,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其间,让这座小镇透着清秀与醉美。

  迎着季春细雨,沿着石龙沟清澈的溪流直上,一路绿树成荫、虫鸣鸟唱,岸边的各类花草沐浴着甘露随微风摇曳,一派“陇上江南”好风景。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碧口镇的重中之重。而“天生丽质”的生态环境与茶园风光,成为碧口镇依托绿水青山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对此,碧口镇从2021年开始,围绕石龙沟及马家山茶园,着力打造农旅综合产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碧口镇副镇长邓韬介绍,按照“一心两带五组团”的结构布局,计划总投资1.65亿元,着力打造游客中心、度假木屋、研学中心、民宿景点、民居风貌改造等24个重点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带动碧口镇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增加综合旅游收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升。

  生活在马家山脚下的全贵女告诉记者,20多年前,她嫁到婆家时,家里可谓一贫如洗,丈夫给她准备的“婚房”还是三间没有墙的“空房”。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乘着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全贵女和丈夫将12亩地全部改种茶叶。之后,随着茶园渐成规模,他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每年仅茶园的收入便能达到6万多元。

  如今,石龙沟景区大力开发,在政策的支持下,全贵女将自家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以备出租经营农家乐或者茶楼、饭馆。

  “我们家在路边,各种条件都还挺好,要是有人承租,我就出租。给我自己嘛,留两三间,我继续种茶、摘茶、看娃。”站在三层楼前,看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场景,全贵女笑着说:“日子比以前高档多喽。”

  来到马家山,刚刚被细雨润过的茶园,一片青翠,更显绿意盎然,55岁的马成喜和妻子以及不远处的靳学兴夫妇正忙着采茶。

  马成喜告诉记者,他家有7亩茶园,每年出售茶叶收入7万多元,儿子在厦门打工,月收入六七千元,现在日子越来越好,家里也建起了二层楼,同村40多岁的靳学兴家也盖起了小二楼,大小房间有六间,10多亩茶园年收入也在10多万元。他开心地说:“种茶赚钱不多,就赚个零花钱。”

  据文县宣传部副部长刘二银介绍,近年来,文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9.4万亩,其中投产6.8万亩,年加工茶叶近60万公斤,产值近2.4亿元,茶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康县:生态旅游+特色产业 “钱”景无限

  康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66%以上,被誉为“陇上西双版纳”,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境内有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花桥村、白云山森林公园等7个国家A级景区,是康养宜居胜地。

  在中国最美村镇——杨家河村,林云山庄“庄主”蒲建斐向记者讲述了他回乡创业的故事。

  据蒲建斐讲,以前他们家非常贫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便开启了住校、自己做饭的求学之路,直到中专毕业。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远离这个贫困的山沟沟。

  然而,随着2019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他的内心燃起了一股莫名的激情之火。他说:“我觉得,家乡从这个时候开始,会有不一样的未来,我坚信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我想回去。”

  于是,他果断放弃在大城市里每月七八千元收入的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了民宿——林云山庄。靠着自小做饭练就的一身厨艺,他既当老板又当厨师,既当财务又当服务员,一年收入高达10万余元。他说:“天天和亲人在一起,还能自己给自己赚钱,这才是幸福的生活。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回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到王坝镇何家庄,宛如仙境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但几年前,这个村子还是全镇最大的贫困村。

  党支部书记冯瑞青介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何家庄于2014开始实施美丽新村建设,并于2018年开启甘肃省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经过6年拼搏,何家庄于2019年实现脱贫。到2021年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大关,达到了11000元。

  如今的何家庄村,景色之秀丽、民俗之凸显,美的令人窒息、惬意如在画中。特别是16座民宿小木屋,像点缀在青山上的花朵,为大自然的画卷增添了一抹惊喜。而这里的村民,除了打工、种植业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占据着他们年收入的30%。

  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涛告诉记者,为把康县建成中国西部乡村建设样板县和中国康养示范县,全县积极实施“十大行动”,稳步务实推进各项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康县确定了休闲度假和运动康养的方向,在巩固提升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系统改善和优化基础条件,挖掘文旅康养潜力,抓点抓突破,以点串线带面,不断增强吸引力,努力将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了生产力。

  特别是在碾坝镇,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械轰鸣,一车车木耳菌袋被运往各个村落的田间地头,初果期的成片大樱桃花簇吐诉着春天的希望,小杂粮基地创建浪潮在山野燃起,千亩地膜马铃薯为碾坝穿上了新衣……农具的碰撞声和群众的风趣笑谈声,合奏出了一首动人的田园春耕曲。

  “通过对袋料木耳种植的不断探索,碾坝确定地栽袋料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为全镇的主导优势项目。”碾坝镇书记熊涛说,“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推动生态、产业、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资源、提升产业、提升服务,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赢。”

  徽县:一二三产业齐飞 “酿”出幸福生活

  徽县,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全县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盆地相间,是农业大县,也是轻工业的摇篮,这里的“金徽酒”名誉天下。

  近年来,金徽酒业通过带动就业、盘活产业链、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措施,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当地发展,打造出了乡村振兴共富的样本。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作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白酒企业,金徽酒现已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支柱型企业,仅用工一项,就为该地区提供了3000余个岗位。据金徽酒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收17.88亿元,净利3.25亿元。过去15年,金徽酒累计纳税超过45亿元,其中2021年上缴税费5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近50%。

  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带动脱贫,在徽县水阳乡、永宁镇、银杏镇、伏家镇等乡镇,金徽酒以“基地+农户+企业”的方式,积极与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协议定点保价种植、回收酿酒用粮,带动扶持当地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群众收入。

  “今后,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帮助农户选项目、拓市场、提高致富能力上。”金徽酒业党委书记张斌介绍,“计划采取‘一户一策,一对一帮扶’的办法,帮助农户选择致富项目,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全方位支持。此外,我们将在季节工招聘中,优先招聘周咀村适龄青年到公司务工,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

  走出金徽酒厂,来到山间村落,榆树乡剡坝村的食用菌标准化种植产业园内,一座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已然拔地而起。

  辛亮菌业负责人辛亮告诉记者,食用菌标准化种植产业园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计划建造食用菌种植大棚500座,目前已建成380座,预计今年5月20日前将全部完工。届时,可种植食用菌250万棒,实现产值约2500万元。

  他还说,大棚建成后,周边群众可到产业园务工或承租大棚种植食用菌。同时,只要群众愿意承租大棚,公司将给予技术指导和菌棒提供,每亩每年即可收入3万元左右。

  不论是榆树乡食用菌产业、“中华蜂”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壮大,还是银树镇田园综合体的打造、柳林镇庙坪村的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徽县正以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强劲势头,将乡村振兴推向了快车道,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两当:农业产业引领致富之路 青山变金山

  “这个工资,在我们这,已经很不错了……”中午12点,石红霞下班了。骑上电瓶车,迎着凉爽的春风,想起每月的收入,喜悦的笑容不禁溢出了嘴角。在两当县左家乡大庄村,石红霞向记者回忆了她的幸福生活路。

  据她讲,10年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2012年获知政府引进、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信息后,停止漂泊,回乡种“菌”。随后,在各种扶持政策帮助下,他们建起了20座简易大棚,踏上食用菌种植的道路。

  “食用菌收成如何,管理特别重要。管好了,它能让人挣很多钱,管不好,也会让你搭钱。”石红霞说,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尽心尽力的呵护,20个大棚每年能给他们带来8万多元的纯收入。

  2020年,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新建了一批新式食用菌种植大棚。看到更加科学的大棚,石红霞为了减少投资,拆除了自己的20个简易大棚,又租赁了5个新式大棚。

  有了技术,又有了新式大棚,石红霞夫妇当年就用5个大棚挣来了6万多元的可观收入。

  “去年,政府引进的黄波菌业看上了我们,就邀请我们参与他们公司的食用菌种植管理和技术指导。”石红霞说,黄波菌业开出的每月4000多元的薪水打动了他俩。于是,他们归还了租赁的5个大棚,一心一意投入到了更加轻松的管理工作中。如今,夫妻二人每月加起来有8000多元的收入。

  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昝明桥介绍,除了种植食用菌,大庄村还大力发展架豆等产业。今年,已种植架豆300亩,按照亩产4000斤算,保守计算每亩收入也在4000元以上。

  而在金洞乡桦林村,由两当县恒源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的桦林村生态放养鸡示范点内,鸡群正在山林中悠闲地觅食。

  “目前,合作社占地1500亩,共有养殖区15个,年循环养殖生态放养鸡可达10万只。”合作社负责人巩耀武告诉记者,合作社推广实行“为农户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技术、统一市场销售的“三统一”养殖模式。农户养殖平均按100只计算,平均每只鸡一年产蛋150枚,每枚鸡蛋市场价1.2至1.5元,蛋销额可达2万元。鸡被淘汰时,一只还能以35到40元的价格出售。

  “我们以三年倍增行动和增收富民为目标,积极探索乡村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通道,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集中全力发展长效产业‘双百千万’和速效产业‘三养一药’,持续打造‘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两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斌介绍,目前,全县已发展核桃444.8万株,花椒435万株,中蜂6.5万群、食用菌800万袋,生态放养鸡49.6万羽、中药材7.48万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