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看老乡】石红霞的小康“菌”路
本网记者 程健 赵志富
“这个工资,在我们这,已经很不错了……”中午12点,石红霞下班了。骑上电瓶车,迎着凉爽的春风,想起每月的收入,喜悦的笑容不禁溢出了嘴角。
4月27日上午,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小康路上看老乡”陇南采访活动来到两当县左家乡大庄村。记者见到石红霞时,她正骑着电瓶车,准备回家做饭。
据她讲,10年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2012年获知政府引进、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信息后,停止漂泊,回乡种“菌”。随即,在政府帮助贷款、免费提供钢管等物资、一个菌棒补贴1元钱等各种扶持政策帮助下,他们新建了20座简易大棚,踏上食用菌种植的道路。
“食用菌收成如何,管理特别重要。管好了,它能让人挣很多钱,管不好,也会让你搭钱。”石红霞说,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尽心尽力的呵护,20个大棚每年能带来8万多元的纯收入。
虽然辛苦,但石红霞对每年8万多元的纯收入很满意。况且,他们在尝试中提高了自己的技术。
2020年,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新建了一批新式食用菌种植大棚。看到更加科学的大棚,石红霞为了减少投资,拆除了自己的20个简易大棚,向政府归还了钢管后,又租赁了5个新式大棚。
有了技术,又有了新式大棚,石红霞夫妇当年就用5个大棚挣来了6万多元的可观收入。
“去年,政府引进的黄波菌业看上了我们,就邀请我们参与他们公司的食用菌种植管理和技术指导。”石红霞介绍,黄波菌业开出的每月4000多元的薪水打动了他俩。于是,又归还了租赁的5个大棚,一心一意投入到了更加轻松的管理工作中,夫妻二人每月加起来有8000多元的收入。
为了不耽误上班又不闲置土地,石红霞将家里的4亩多地交给了公公婆婆种植架豆等农作物。“自己够吃够用,还能挣几千元。”石红霞开心地说,“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孩子,每月还能挣到8000多元。这个工资,在我们这,已经很不错了。”
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昝明乔告诉记者,脱贫攻坚中,党支部引领成立了合作社,67户脱贫户全部入股,每年保底分红800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又通过“党支部+企业+公司+合作社”模式,引导13户脱贫户种植了43万棒香菇,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大庄村党支部又通过政府组织的观摩学习,引进了羊肚菌种植,并试种了24亩。目前,羊肚菌已全部采收,收获了500斤干菌。按照每斤500元价格算,24亩羊肚菌效益极好。
“我们的目标是,待羊肚菌试种成功,就推广给广大村民,争取全村种植羊肚菌的面积达到100亩,以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昝明乔说,除了羊肚菌种植外,大庄村还积极推广架豆等产业。今年,已种植架豆300亩,按照亩产4000斤算,保守收入也在每亩4000元以上。
- 2022-04-27【小康路上看老乡】金徽酒打造乡村振兴共富样本
- 2022-04-27【小康路上看老乡】一园一线多点 徽县榆树乡高质量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 2022-04-27【小康路上看老乡】徽县榆树乡:蜂场全程数字化 助推蜂产业快速发展
- 2022-04-26【小康路上看老乡】兰州榆中:青城水乡挖藕忙 鱼肥藕香赛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