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考】一线教师支招中考学子 备考语文物理化学
原标题:奔流新闻·兰州晨报特邀
一线教师支招中考学子 备考语文物理化学
中国甘肃网4月19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武永明)2022年兰州市初三诊断考试(“一诊”)4月18日结束了语文、物理、化学科目的考试。考试结束后,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邀请一线教师对试题进行点评分析,并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复习提出备考建议。
语文
兰州八十二中 关小英
【试题分析】
试题在题量、题型、模块等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很多令人欣慰和值得深思的新变化。深入研究试题之后不难发现,本次试题紧扣当下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双减”,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主要有以下特点:
● “双减”主题得到强化。在全套试题中,无论是从观念引导上,还是试题侧重上,都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从试题看,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方法学习语文,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语文学习。本次“一诊”语文试题的作文,从讨论“教材全解”的使用出发,引出了“教辅资料”科学使用的话题,既可以看出本次试题对“双减”的重视,也可以体会到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动向。
● 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二),从思维发展出发,关注到人的发展,将“天赋论”“结果论”与人的生存发展等多种材料融合在一起,命题独具匠心,也能很好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更有助于引导形成正确的成才、发展观。关注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试题中引导学生形成抗挫、抗压,积极阳光,拼搏向上的健全心理,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近年来,语文试题一个重要导向,在这次试卷中依然得到强化,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试题中“基础·运用”部分的“春节”主题活动,从不同侧面渗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又包罗万象,符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育人导向。
【备考建议】
1 . 要在“双减”背景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科学安排备考工作。既要科学设计“教”和“学”的工作,又要关注可能出现的相关题型以及知识点。
2 . 站在培养人的角度备战中考。试题会更加灵活,侧重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在备考中要加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 . 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加强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要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思辨、整合,尤其是要有自我的见解主张。
4 . 课外阅读仍将是考试的重难点,特别是课外古诗文的考查,更会偏重内容的分析。古诗文复习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方法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一些与课文内容或写法有关联的浅显的课外古诗文读一读、练一练,以强化理解运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5 . 作文虽有形式的要求,但有选择余地,要让学生关注热点话题,训练时依然要注重内容的广度、深度、厚度,一定要有充满正能量的比较深刻的观点。
物理
兰州八十二中 高国龙
【试题分析】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从考查知识点来看,覆盖全面,涉及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全部内容,从分值分布来看,八年级部分约38分,九年级部分约43分,力学部分约25分,电学部分约34分。力学和电学是每年中考考查的两大板块,提醒考生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要加以重点关注。
试题呈现出三个特点:
● 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如第1题考查兰州特色美食软儿梨相关知识,第5题结合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考查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第25题结合兰州的标志性建筑物黄河母亲,考查了力学相关内容。
● 整体计算量有所下降,计算题和填空题偏向基础,作图题也要求学生要格外注意细节。实验题主要考查九年级的能量,电和磁的相关实验,也体现出了能量以及电磁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重要位置。
● 考查考生对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如第1题,考查到了化学学科中的物理变化,将各学科进行知识的融合与迁移。
【备考建议】
1 . 回归课本,加强基础概念理解。中考试题的呈现是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本的,建议学生在复习阶段,要回归课本,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基础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对课本上的习题、图像、实验等素材要进一步的透析和理解,明确了解其出现的目的,提高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 实验探究,考查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考查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重点内容,实验题目所占比例较大,实验探究题突出了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处理数据,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 创设情境,关注应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学以致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重视身边存在的物理现象,用知识去破解它,并要加强学科融合,注重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化学
兰州八十二中 魏麦红
【试题分析】
此次考试与2021年兰州市中考试题在题型方面保持一致,题量有所改变,选择题从15道题20分变为12道题18分,总题量由22道题变为19道题。在新中考政策的指导下试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具体有以下特点:
● 试题既体现“双减”政策,也依据课程标准,难易程度设置合理。
● 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也注重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如第18题以碳酸氢钠药片治疗胃酸过多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碳酸氢钠药片的成分、性质及含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
● 试题体现了化学学科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帮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第8题的“省油灯”,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考查了燃烧和金属的部分知识;再如第15题以侯氏制碱法的贡献为背景,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用途及溶解度知识。
●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第1题和第13题都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背景,考查了材料、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能源等知识点。
【备考建议】
1 . 复习切忌盲目,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分析学习情况来制定计划,将知识点构建成网络图,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以“存在形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取”为主线索,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复习。
2 . 重视教材原型,突破实验创新。实验复习应紧扣教材找原型。中考命题形式多样,多体现创新,但都是源于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标准的。复习时应重视教材,遇到创新实验引导学生在课本寻找原型,找出原型实验和改进实验的区别,分析改进的优点,寻找其他的创新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 .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化学试题的育人性体现在学以致用,社会很多的热点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如“碳达峰”“碳中和”问题,一些科技发明或新材料的出现等。
4,强化审题能力,进行信息加工。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并进行简单加工信息的能力。现在部分试题已突破传统考查方式,多以图表等形式给学生信息,复习中学生应巩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从所给信息中获得学科相关知识,并进行简单加工用来解决问题。
5 . “双减”政策引领,精挑细选典例。在“双减”政策的形式下,复习要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复习中的例题和练习都需要老师精挑细选,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题目。
- 2022-04-19兰州城关区2021年度智慧教育示范校、达标校名单出炉
- 2022-04-18兰州市中考“一诊”今日开考
- 2022-04-18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发布 甘肃省3所高校25人入选
- 2022-04-16兰州城关区新增11所“标准化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