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发现最美的武威之“商埠重镇 人文土门”
本网记者 张振国 文/图
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位于古浪县城东北34公里处,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是辐射周边十多万人的商贸、教育、金融、文化娱乐、商品集散、交通运输及农副产品加工的商贸中心,与古浪县城遥相呼应。土门镇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商埠重镇,在武威当地有一句口口相传的古语:“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大靖土门子”,足见其千百年来的繁荣景象。繁盛的商贸和厚重的历史,为当地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物遗存,照亮了古镇的昨天和未来。古浪县土门镇现有国家级文物1处——长城及烽燧,涉及该镇台子村、新胜村、永东村、永西村、新丰村、和乐村、胡家边村七个村组;2020年对8个长城烽燧进行了加固维修。省级文物点四个,其中田野文物一处——青石湾墓群,文物建筑三处——三义殿、山陕会馆、罗汉楼;市级文物一处——玉祖台,一般文物31处。境内还有闻名全国的八步沙林场及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文化与商贸川流不息,使千年古镇成为武威最美的地方之一。
八步沙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每年春季,风沙肆虐。为了保住土地和家园不被风沙淹没,1981年,石满、张润元、贺发林、郭朝明、罗元奎、程海等6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以联户承包方式组建集体性质的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开启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治沙之路。此后,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战斗在风沙线上。经过三代人、30多年的艰辛努力,八步沙得到了有效治理,走出了一条以农补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中宣部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6月,林场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为弘扬“时代楷模”“当代愚公”的优秀品格和奋斗精神,2020年,甘肃文旅集团和武威市密切合作,修建了古浪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基地围绕讲述“六老汉”先进事迹,统筹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实施,建有展厅、观景台、停车场、参观步道等。基地开放以来,得到社会群众和游客的欢迎。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是八步沙干部学院重要的教学基地,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研学为一体,是探索“红色+乡村振兴+研学”的文化旅游融合之路的积极尝试,是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红色研学的一张新名片。
土门三义殿,因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而名,俗称柏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修缮。是土门古建筑 “七星剑”、清代土门八景之一。由台基和大殿组成,台基平面呈“凸”字形,高约3米,东西长28米,南北宽29米,夯土版筑,外包青砖,四周垛墙环绕。大殿位于柏台中轴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卷棚出廊,气势巍峨,古朴厚重,大殿内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等塑像栩栩如生。 1993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位于古浪县土门镇漪泉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大殿、马王殿、厢房、钟鼓楼组成。大殿坐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硬山顶,卷棚出廊,檐下悬挂道光三十年 “循环今锡福”木匾1块,殿内有清代白福龙所绘三国演义壁画。民间有“要想挣银子,走个大靖土门子”的说法,是土门古镇商贸繁荣的历史见证。2016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汉楼,因供奉十八罗汉而名,又名菩萨楼,是土门古城东城门楼。罗汉楼是三层楼阁式建筑,单檐歇山顶。一层是城门,二楼有绕廊,二、三楼供奉菩萨罗汉塑像。城门东侧树立大明碑,碑刻两面均有文字,一面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平羌将军、甘肃总兵达云修筑土门堡和新边等事宜;另一面记录万历二十八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李汶、兵部尚书田乐、甘肃巡抚徐三畏等阅视扒沙、土门军务事宜。是现存见证松山新边修筑的唯一一块碑刻。2016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罗汉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府城,传说是王爷府邸而得名。位于土门镇王府营村。乾隆九年《古浪县志》记载:“王府,系明藩王禄地,至今有粮无草(只纳粮,不上草)。”这位藩王,就是明初分封于甘肃的肃王朱楧(朱元璋庶十四子)。王府城分内外城,内城周长132丈,外城周长249丈,东门有瓮城一座,有角楼四座。城外四角各建有四座庙宇。东北角为关帝庙,东南角为马祖庙,西北角为火神庙,西南角为龙王庙。上述建筑毁于1927年大地震。残留王府城墙体和清雍正六年(1728年)关帝庙铁钟一口。
土门明长城有二道。一道是胡家边,修建于明嘉靖年间,从泗水干河与旧边分开,经胡家边、新胜到土门,环肃王禄田和土门堡于内。另一道属于松山新边,修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将胡家边包围在内。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陕西三边总督李汶、甘肃巡抚田乐集七路之师,分道出兵,击败驻牧于大、小松山的鞑靼阿赤兔等部落,次年筑松山新边。“河东自永安索桥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一百八十里;河西自泗水、土门至小松山双墩分界,共二百二十里。”并在长城内修筑了土门堡、大靖营、裴家营、红水堡、三眼井、芦塘营诸城堡。松山新边是明代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筑的长城。
清凉寺,传说修建于唐宪宗元和五年至十五年(810-820年)间,是土门规模最大的寺院。传说清凉寺西至尹家庄,东至罗罗墩,南至土门街,北至腾格里沙漠,方圆十里均有古寺分布。尹家庄现有一棵古柏树高30余米,树围4.5米,树冠硕大,据说是原清凉寺山门柏树。西夏南平王宝义元年(1226年),元兵攻取西凉府首战在此,杀声震天,狼烟迷漫。清凉寺三千铁脚武僧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元兵火攻,寺院化为灰烬,众僧殉难。后来有一老僧四处奔走,“谁能修起清凉寺,给银子九井八涝池,落落墩湾里取钥匙。”这个优美的民间传说,流传至今。1994年,土门社会各界贤达筹款,在三义殿东侧重建清凉寺,至1998年,建成大雄宝殿一座,蔚为壮观。
宝塔寺,位于土门镇宝塔寺村。因原寺庙后耸立宝塔一座得名。寺院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坐北向南,现建有山门、大殿、厢房、宝塔、院内有古柏两株。宝塔寺内供奉宝贝佛(宗喀巴)铜像,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寺之一。清同治四年(1865),陕西回民义军途径此地,与当地守军激战,前后二殿化为灰烬。同治九年(1870)至光绪十六年(1890),古浪县儒学贡生朵发魁招四方之众捐资维修,使寺庙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 2022-03-20天祝马牙雪山首次发现雪豹
- 2022-03-152021年武威市消费投诉十大热点出炉!
- 2022-03-11武威:野生双峰驼喜添新丁
- 2022-03-10武威市天梯山石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