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兰州大学: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22-03-18 08:5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兰州大学:让“大思政课”入脑入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通讯员 王耀辉

  “洋务运动期间,除了大家熟知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其实左宗棠在我们兰州也开办了机器制造局和织呢局。”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明老师的课堂,不仅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学案例,还有不少发生在兰州的故事,这让学生产生了“历史就发生在我身边”的感觉,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近年来,兰州大学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把“大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思政课“提质创优”工程,实现课堂教学、网络引领、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兰大特色的育人之路。

  守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前夕,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小提琴、二胡、钢琴齐上阵,以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快闪让课堂“升温”。

  “那是我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跟大家合作表演节目,以此向祖国真情告白。”艺术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学英就这样爱上了思政课。

  如何让思政课在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同时,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这是不少思政课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东坡为了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针对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做了很多尝试,对当前流行的热门名词他信手拈来,受到学生和其他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的目标是一节课要让学生至少大笑五次。”李东坡说。

  兰州大学建立了校领导为思政课教师做助教工作制度,除了参与讲课,校领导还与思政课老师共同备课、研讨,参与到思政课的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衔接、重点难点问题研判等过程中。

  同时,该校连续3年举办“课程思政”竞赛,3000余门专业课、225门通识教育课、82门在线课程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产生了一批富含思政元素的线上和线下“金课”。

  提升核心课程的“含金量”

  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舞台上,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李金玲经过激烈比拼,获得大赛一等奖。“大学生讲思政课于我而言是一次从‘要我听’到‘我要讲’的角色转换,更是一次眼界的开拓和成长的历练。”李金玲认为。

  兰州大学引导学生从“听思政课”向“讲思政课”转化,已连续3年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赛事的一等奖。

  思政课只有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入脑入心。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供给侧探索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让科研成为教学的“源头活水”,推动思政课教学走进网络新空间,不断提升铸魂育人核心课程的“含金量”。

  此外,该校思政课教师还借助网络平台推出思政课,同时联合“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推出《颇有道理》理论宣讲节目,以网络化、可视化、便捷化方式做到了多维实时互动。

  深入挖掘陇原大地蕴藏的“精神富矿”,该校还形成“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系列短视频,网络点击量超10万人次;创办微信公众号“思想政治理论公开课”,原创课程75篇(次),并推送精品课程微视频,浏览量达9万余次。

  讲出深入人心的“时代味”

  “治沙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还要一代一代地干下去,让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2019年10月23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受邀走进兰大思政课堂。

  课后,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学生张迎深有感触:“思政课大多给人以枯燥而单一的印象,而这堂思政课,与众不同。我们有幸与治沙英雄近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治沙故事,很受鼓舞。”

  从红西路军战士到八步沙“六老汉”,再到援鄂抗疫英雄,兰州大学不断开发别样思政课,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最生动的素材,把火热社会实践作为最真实的教案,把伟大时代成就作为最权威的注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讲出了青年人爱听、能懂、愿行的“时代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学院推出思政课‘社会大课堂’,就是要让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讲,也要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说。

  让思政教育走进社区街道、农村乡村、红色基地……据统计,近几年,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共开展理论宣讲2000余场次,总受众超过20万人次。2021年,该学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