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春走基层】康县:小小香菇撑起当地群众“致富伞”
通讯员 崔丽红 李强
大雪之后,冬日的暖阳透过薄薄的云雾,映照在大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走进迷坝乡,一座座香菇大棚就像是镶嵌在雪白大地上的夜明珠,格外惹眼。老人、妇女们忙碌在各个香菇棚内外,注水、采摘、分拣......
“康县聚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需大量临工装货,男女不限,有愿意做临工的随时都可以去......”在迷坝乡的微信群、朋友圈里相互转发着这则招工信息。在接到青岛10吨香菇订单后,合作社负责人王彩红急忙发动亲朋好友进行分拣装袋,但仍不能按时完成订单任务,这是新年以来的第一个订单,她可不想错过。
同样和王彩红一起合伙开办该合作社的马国辉告诉我们,说他2018年之前一直在外从事务工,当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后,他萌生了在家乡发展产业的年头,因为从小跟着父母在青冈树上点种香菇木耳,从小耳濡目染了香菇木耳的种植过程,技术上绝对没问题,也就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香菇产业的决心。最初,他们只能从周边较大的食用菌基地引进菌袋,进行简单的生产销售,但由于规模较小,增收效果不明显,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记得2020年8月,正是丰产的好时节,可是面对连月的阴雨,香菇无法及时晾晒,大部分都坏掉了。一段时间,他们眼自己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送亲戚送朋友,可是也吃不完啊。于是他们引进烘干设备、学习配料、保鲜技术,逐渐的联合周边合作社,建成了从配料接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种植产业示范园。“我以前是送完孩子上学后就没啥事儿干,可自从在合作社务工以来,一天的生活也充实了,还能给孩子他爸减轻点负担”。刘河村侯秀芳领导刚发的5000多元工资笑嘻嘻的说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首要和关键。“我准备把技术和成果在今后将在全乡、全县进行推广,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产业的红利,切实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实现“钱袋子”鼓起来的有力抓手”。马国辉坚定的说道。
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养菌棚、出菇棚280余座,2021年种植袋料香菇50万袋,实现了年收入350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迷坝、刘河、八罗、大山等村400多人务工。其中2021年带动当地留守妇女务工120人,劳务支出40余万元。
相关新闻
- 2022-01-19【新春走基层·小康路上看老乡】康县:种天麻走上致富路
- 2022-01-19【新春走基层·小康路上看老乡】瓜州:花灯盏盏迎新春
- 2022-01-19【新春走基层·小康路上看老乡】庄浪:培育龙头企业 拓展增收致富路
- 2022-01-19【新春走基层·小康路上看老乡】庄浪:全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链发展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