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圆梦·看甘肃】会宁:一渠清水润黄土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通讯员 牛丽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会宁县坚持把水利工作作为首要民生大事,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全面夯实水利基础,不断围绕保水、供水主基调,做水利文章、兴水利事业,全县走出了一条水兴、民利、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会师大地上勾勒出一幅“产业强、乡村兴、农民富”的美好蓝图。
缺水,如烙印一般,印在了会宁人的身上。长期以来受水利基础设施不足制约,可利用水资源少,“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似乎成了会宁的“标配”,以前的会宁,不仅饮水困难,庄稼、种养产业也难以保障,在这片深沉的黄土里,水成了最贵的油,也成了最缺的粮,在采访中遇到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村民巨天旭,让我们一起听听他讲述那段水资源极度缺乏的生活。“以前我们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人蓄饮水都有困难,庄稼雨水好的话还有收成,雨水不好连籽都收不回来,”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村民巨天旭说。
铸百年工程,兴水利万民。对于河畔镇这个蔬菜种植大镇,没有水,就没有发展的“血液”。一水通,则百业兴。在村民们的期盼中,河畔镇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供水工程于6月21日正式通水了,建成供水工程管线总长度10.03公里,该项目的正式运行满足了基本的农田灌溉,也圆了当地群众半个世纪以来的供水梦,用实际行动把“为民办实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村民 巨天旭激动地说,“6月26日听说李家塬要通水呢,我连午饭没吃就在那儿等着呢,水上来的一瞬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曾经,为了寻觅“水”的足迹、人们前赴后继,未曾停滞。如果说水库、水窖等基础设施为会师大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会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项目则把切切实实的便利带到了百姓们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了水,灌溉能力不断增强,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促进了当地大农业的发展,原来一片黄土的塬上,如今已逐渐披上了“绿衣裳”。
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村民巨天旭看着黄土塬上郁郁葱葱的玉米苗,笑着说,水流过来,以后不用再为缺水发愁了,我们的日子也就有奔头啦!
水是农业的命脉,“一渠清水”必将有力助推河畔镇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也必将为河畔镇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对全县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推动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会宁“大农业”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宁县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告诉记者,河畔镇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供水工程项目的实施,圆了李家塬人半个世纪的黄河水上水梦,同时引领了会宁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下一步河畔镇镇党委、镇政府将坚持不懈做好项目建设的后期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通水工程正常运转,确保产业园按期完成建设,以此来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做出示范和引领。
自古以来,修渠引水,泽润乡邻,功在千秋。一渠清水,犹如琼浆,流进农家,流进农田。清水流淌之处,人民安居乐业、植被郁郁葱葱、发展欣欣向荣。一代又代艰辛创业者,在会宁这片充满希望的故土,撒播了汗滴,也见证了因水而兴带来的生动变化。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滴水之恩”,守护一渠清水畅流无阻,涣发澎湃向上的“水活力”,执“水”之笔,筑牢强劲水根基,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动能,为全县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一幅人水和谐的“大美会宁”新画卷正铺展开来。
- 2021-08-03【小康圆梦·看甘肃】灵台:艾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08-03【小康圆梦·看甘肃】临泽鸭暖镇:小蘑菇撑开群众致富伞
- 2021-08-03【小康圆梦·看甘肃】临泽新华镇:富锶黑小麦喜获丰收
- 2021-08-03【小康圆梦·看甘肃】华亭西华镇:张姨家的三件“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