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被中国共产党感动的外国人:路易·艾黎

21-06-08 22:12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李红军

【专题】弘扬路易艾黎精神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山丹培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职业学校。路易·艾黎提出“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宗旨,对今天我们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有借鉴意义。

  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是中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国际友人。他视中国为第二故乡,在中国生活了60年,直到1987年12月27日去世,是中国历史巨变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从国民政府技术顾问到“亲共危险分子”

  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父亲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母亲是家庭教师。艾黎有兄弟姐妹6人,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中学没毕业的艾黎参加新西兰远征军赴欧作战,曾两次负伤并荣获军功章。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几位中国人,中国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派出华工到欧洲帮助英法对抗德国。这些中国人吃苦耐劳,给艾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从这些中国人那里知道了这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就很想到中国来看看。1921年以后,中国大革命的消息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更增强了他要来中国的愿望。

  1927年4月,30岁的艾黎抵达上海。1927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公租界工部局消防处任防火督察、工业督察长等职。在此期间,他目睹了许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以及中国工人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悲惨情景,对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抱有极大的同情。他很想找到改善中国劳动人民处境的答案,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也看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进步书籍,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国内局势,并努力为贫苦民众做些事,如赈灾工作。正是在赈灾工作中,他看到了国民党官员对民众疾苦的麻木不仁,也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工作的井然有序,更加想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1934年,艾黎参加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学习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并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他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住所提供给中国共产党作为秘密电台的据点,利用工部局拨给他的专用车,多次替上海地下党运送材料、转移革命同志。在红军反“围剿”战争中,他积极为前线红军购置医疗器械和药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难民流离失所。为了组织经济力量抗战,1938年,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工业合作社促进委员会。“工合”运动得到了许多知名人士的支持,包括美国驻华大使卡尔。卡尔大使把工业合作的计划介绍给蒋介石,蒋介石的顾问端纳看到这个计划也表示要赞助“工合”。在此契机下,路易·艾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技术顾问,代理“工合”总干事。

  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势头正猛,艾黎计划在非敌占区建立工业合作社,生产日用工业品和军需品,以支援中国抗战。他迅速集合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先是在汉口建立起机构,并开始实施把武汉的企业迁往西北,很快在陕西宝鸡建立起中国“工合”的第一个地区办事处——西北办事处。宝鸡很快建起了多家合作社,开始生产鞋、食品、棉纱、毛毯、毛巾等生活用品和军需品。艾黎又在凤县成立“工合”双石铺事务所,先后建立机器、造纸、制革、纺织、供销等多个合作社,以及小学、幼稚园、招待所、医院等,还吸引了不少国外捐款。这些生产打击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为供应战时军需民用、援助人民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工合”运动不断发展,很多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也加入其中,这使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他们把艾黎看成是亲共危险分子,并于1942年9月解除了他国民政府行政院技术顾问的职务。

  兴办培黎学校

  为了给“工合”运动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艾黎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培黎”包含着“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的深意。学校条件很艰苦,只有3间房子、十几名学生,校长换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年轻的英国人乔治·何克担任校长,情况才稳定下来。艾黎和何克起早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训工农子弟,他们要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技术领导人是可以从工人和农民中培养出来的。由于受到反共势力的干扰,学校于1944年迁至地域偏僻、国民党统治较弱的甘肃古城山丹。山丹培黎学校开办后不久,何克就不幸病逝,艾黎独自挑起了办学的重任。

  在山丹的9年生活,对艾黎来说是最艰苦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他把为广大劳动人民培育实干的技术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认为教育的重点要放在农村。培黎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艾黎希望这些能吃苦耐劳的贫苦孩子,受到教育后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他为学校确立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具有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他认为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他重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健壮的体魄,从而适应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培黎学校实行半天上课、半天生产实习的教学方式。全校师生自己动手修建校舍,安装机器,开垦荒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学校根据山丹的资源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建起了造纸、印刷、机械、化工、纺织、玻璃、皮革等20多个实习场地和1所医院。在艾黎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山丹培黎学校培养了许多既有吃苦耐劳精神,又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1949年解放大西北时,艾黎调拨学校所有卡车,帮助运送解放军部队,为解放玉门等地作出了贡献。1953年,学校迁往兰州,改名为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后又发展为现今的兰州城市学院。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国际友人

  1953年后,艾黎定居北京,开始了他作为“和平与友谊”使者的生活——为让全世界正确地了解新中国而努力。他把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人民的生活作为自己新的工作。他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到各地参观访问,用客观报道和新旧对比的方式,向全世界介绍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文,翻译了许多中国优秀的诗歌,包括几十部著作和十多种译作。他通过手中的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为中国广交朋友作出了贡献。

  无论是在革命和抗战的艰苦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艾黎总是坚定不移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时时想的是如何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如何改变中国内地的落后面貌。艾黎终身未娶,但收养了一些贫苦百姓和革命者的后代。艾黎去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将其骨灰撒在了他的第二故乡山丹。艾黎将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不遗余力投身于中国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很多人像艾黎一样,来到中国时只是普通人,但是他们进入了中国历史变迁的洪流,被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所感召,变成了不平凡的人。

  文章原标题《路易·艾黎: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6月7日第3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