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永照文坛——缅怀甘肃农民作家金吉泰老先生

中国甘肃网

  本网记者 张兰琴 文/图

  “可以说这本书的书名《为文学而生——中国农民作家金吉泰》就是对金老先生一生最好的诠释”。看着手边这本由苑川文学社出版的书,一位甘肃作家如是说。

  5月21日上午的金城兰州,甘肃省文学界、戏剧界、出版界、报界等业界人士以座谈会的形式,在金吉泰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之际,向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表达致敬和缅怀之情。

金吉泰童话精品丛书出版座谈会现场

  同时,他的精品丛书由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集结出版,包括《铜环兄弟》《头戴水珠的小杉苗》等5部童话作品,并向多家单位赠书,以此纪念这位痴爱文学一生,成绩卓著的农民作家。

  自1973年以来,读者出版集团下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金吉泰作品二十余部,受到读者欢迎。“金老先生的作品关照甘肃文学现实,关注少年儿童心灵,一字一句自有力量,一篇一章自带光芒。”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马永强说。

  德艺双馨的陇上文坛“常青树”

  甘肃作家鲁正葳在回忆中写道,当年金吉泰老先生的名片上赫然写着“中国农民”,却只字不提自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作家协会理事,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兰州晚报副刊编辑之类的头衔。

  事实上,这位甘肃兰州榆中县金崖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金城文化名家,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文艺终身成就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获得者,作品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等诸多荣誉。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此次出版的金吉泰童话精品丛书

  终身为农,只因小学时走进新华书店,迷上了赵树理的书,随之萌生了文学梦,这一写就是一辈子。凭着对文学创作的痴迷,用孩子一般的赤子童心,乐观应对农村生活的窘迫,在农闲之余在家写作,直到80多岁还在创作,直至86岁离世。

  “他面对并不优渥的生活和充满童趣的童话作品,反差是很大的。他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放自己纯净心灵的地方。他的境界和眼光是那样纯净,对文学的痴迷是那样纯粹,甘肃文坛史将永远记住这样一位纯粹的农民作家。”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说到。

  躬耕田园的庄稼人,痴迷文学的“童话王”

  回望金吉泰老人的一生,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痴心创作六十多年,他的作品出版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戏剧等共二十五部。其中《田园童话》《金吉泰儿童文学精品集》《小毛驴出国》入选全国、多省农家书屋。他自创田园童话体和天生童话体,获得编辑、读者喜爱。

  他曾经称自己写的童话是“天生童话”,就像黄河奇石那样,自然天成,不带人工雕琢痕迹。如《铜环兄弟》《陈三奶和灰蓬草》等作品,读来真实而离奇,想象力让人称奇。他也没有出过国门,很少游览国内名山大川,他的童话故事里却有意大利流浪猫托马西诺,有非洲的指蜜鸟,有伊拉克小女孩阿萨迪等主人公,题材广泛,内涵深刻,语言灵动,终成为陇上文坛为人称道的“童话王”。

  上世纪80年代,他甚至自掏路费前往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找到当年亲手挖出铜奔马的生产队长王洪尚和会计杨发祥采访,创作出童话《铜奔马成金记》,书中铜奔马的乳名叫“踏鸟老尕”。“尕”在兰州方言里是小的意思,一时间成为人们争相捧读之物。

  78岁高龄耗时十个月著成45万字长篇小说《农耕图》

  金吉泰老先生一生涉猎广泛,不仅创作出了享誉文坛的童话,还在年届78岁时开始写长篇小说。写了十个月,45万字的长篇小说《农耕图》初稿完成,一摞稿纸有一尺多高,这时的他眼睛已经受损,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农耕图》最终列入省委宣传部重点资助文艺作品,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敦煌文艺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甘肃农民作家金吉泰老先生(本网资料图)

  这一生,他涉猎戏剧创作,以当地的故事素材写出《石洞记》《邸娘娘嫁女》两部秦腔;受邀兼任《兰州晚报·农村版》副刊编辑,年过半百投身报业,采访写稿、培养乡村通讯员;改革开放初期,他在金崖文化站创办了全省第一个以农民作者组成的“苑川文学社”,培养农村文学青年;帮助擅长剪纸艺术的农妇传承非遗,创作出剪纸作品“榆中县境内古代丝绸之路”被兰州市博物馆收藏……

  如今,世上再无金吉泰,他躬耕持家、痴心文学、古道热肠帮扶众人的纯朴形象,却刻在他的作品里,人们的记忆里……

编辑:亢兆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