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卓尼”谱新篇
原标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昝 琦 李近远 顾丽娟
“大家只知农家苦,谁曾想过农家‘乐’。”在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村民的记忆里,曾经的力赛村就是一个“守着好风景,过着穷日子”的落后藏族小村寨。
57户农牧户的力赛村,农家乐就有48家。卓尼全县农家乐更是遍地开花,农牧民靠着经营农家乐过上好日子,实现了农家“乐”。
这是卓尼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也是10万藏汉人民走向小康的具体体现。
卓尼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属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度很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34.4%下降到目前的0.39%。2019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卓尼县退出贫困县。
如今,一栋栋藏式民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宽敞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农牧民脸上,一幅山清水秀百业兴的壮美画卷在卓尼大地上徐徐展开。
乡村“新”
傍晚,驱车前往阿子滩镇那子卡村,一路雾色缭绕,伴随着丝丝寒意,穿梭于广阔草原,辽阔而梦幻。
走进村庄,整齐敞亮的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宽阔的公路直通家门口;不远处的草场上,放眼望去连片的太阳能电板铺满整个山头;田间地头,80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集中打造如火如荼……
眼前的美丽景象,让人很难联想到这里曾经的贫困。
那子卡村海拔3000米,曾是阿子滩镇基础条件最差的村庄。土地贫瘠、山高路险,就连村民赖以生存的青稞,都经常无法一年一熟,群众吃不上好饭、穿不上好衣、过不上好日子。
“村子里全是土路,下雨下雪一身泥,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村‘两委’组织涣散。”那子卡村党支部书记牛克俊对此深有体会。一段时间,光伏发电站修不起来,村里事情群众不参与,大部分人不想发展,也不敢发展。
2018年,阿子滩镇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牛克俊成为那子卡村党支部书记。他着手动员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鼓励村民到乡村公益性岗位任职,合作社发挥带贫作用,慢慢地,村民思想发生了转变,“思维沉睡”的那子卡村逐渐被唤醒。
之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在这里如期推进,房屋、巷道、水电网全面提升改造,一个崭新的美丽藏乡新农村呈现在眼前。
来到脱贫户王家平家里,原先的旧房子翻建后贴了瓷砖、修了暖廊,窗明几净,别具特色。水冲式厕所、带有太阳能的浴室,让院子更加整洁卫生。
“大儿子大学毕业工作,家里负担轻了。我除了种药材,还入股了合作社。光伏发电站有分红,我还担任村里的森林管护员,一年有8000元收入。”那子卡村的发展,让王家平这样的村民有了更多的增收途径。
现在,那子卡村打造了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建成了青稞酒生产基地,还利用集体草场修建了覆盖3个贫困村的光伏发电站,依靠发电站,去年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
那子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卓尼县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缩影。
2015年起,卓尼县抓住机遇,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一个个贫困村庄改变旧貌,焕发出活力。
纳浪镇温旗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空壳,发展乏力。
2018年,小康村建设全面推进,温旗村先后进行房屋改造、道路硬化,修建了广场、安装了路灯,并为每户村民配备了热水器,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针对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帮扶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协调,发展中蜂和土鸡养殖产业,同时鼓励村民种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乌龙头,作为温旗村的长效产业。
脱贫攻坚,让最穷困的弱势群体,也能过上好日子。
在卓尼县交通运输局县乡公路管理站站长温延伟的记忆中,洮砚镇牙利山村离县城80多公里,道路又窄又陡弯道又多,从山上到山下坐车,就要走1个多小时山路。
路不通,离县城远,当地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村里人最渴望的就是能修通上山的路,把种植的药材和农产品卖出去。
如今,到牙利山村的公路修通了,大型车辆能直接到达家门口,村里的农产品走出了村子,村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农家“乐”
沿着缓缓流淌的洮河,来到卓尼县木耳镇力赛村,四周群山环绕,美不胜收。
恰逢周末,众多的农(藏)家乐院门口停满车辆,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人品尝美食、把酒言欢,孩子们追逐嬉闹。此时,保成农家乐里,老板李保成端茶送水忙得不可开交。
“最近游客多,每天爆满,一天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说起农家乐,李保成满脸笑意。
谁曾想到,这个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致富能人,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的生活也仅靠着5亩旱地种植的大豆、麦子和土豆,以及他打零工勉强维持。
2017年,依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木耳镇将力赛村57户农牧户住房进行特色风貌改造,并在村内道路铺装石板、安装地下管网,新建停车场、三角花园、民俗广场和滨河景观带,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变化,来此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二年,李保成用政府提供给贫困户5万元的贴息贷款和借款开起了农家乐,第一个月就挣到了3000多元。
和李保成一样,在木耳镇博峪村经营吉祥藏家农家乐的高吉庆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孩子上学,妻子生病,家里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孩子读书、妻子看病,生活总是过得紧紧巴巴。
借着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东风,高吉庆在2017年开起了自己的农家乐。
“孩子毕业了,媳妇病也好了,欠账还清了,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今年,高吉庆利用政府“以奖代补”政策提供的5万元物资将院子进行提升改造,做了暖廊,准备扩大经营面积。
聊及村里办得火热的农家乐,博峪村村支书王国良感慨地说:“以前大家只知农家苦,谁会想到还有‘农家乐’这回事啊。”
木耳镇地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大峪沟沟口,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滞后,老百姓过得并不富裕。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卓尼县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和生活体验转型升级。曾经一个个落后的村庄,变成了乡村旅游示范村。
2019年,仅力赛村生态旅游服务业收入就突破3500万元,全村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万元以上。
今日的卓尼县,像力赛村、博峪村这样依靠经营农家乐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村子还有不少。
随着百年藏寨及车巴河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扎古录镇的游客量逐年增加,农牧民依托“麻路水乡”的自然之美兴办藏家乐,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在洮砚镇,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群众将闻名已久的洮砚文化与农家小吃相结合,让游客在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感受洮砚文化的韵律。
2016年至今,卓尼县先后投入149.6万元推动旅游扶贫村建设。2019年7月,木耳镇博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为推动全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脱贫攻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今,卓尼大地乡镇村庄各类农家乐遍地开花,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小康路,真正实现了从农家“苦”到农家“乐”的历史转变。
产业“兴”
一业兴,百业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致富增收的核心支撑,也是脱贫攻坚的最根本保障。
牛羊产业是卓尼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根本。广阔的天然草场,为牛羊产业提供了优质饲料。
走进位于卓尼县完冒镇沙冒道班的牧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群的牦牛、高原藏羊悠闲地吃着草,牧民仁欠吉正在放牧。
来自沙冒后村的仁欠吉一家4口人,她和3个孩子,孩子有残疾,家里养的几十头牛曾是唯一的经济来源。2018年8月,仁欠吉将政府提供的2万元扶贫资金以及家里的牛羊入股到了合作社,开始在草场务工,挤奶、打酥油、剪牛羊毛,这份季节性工作让她有了6000元收入,加上入股合作社分红1600元和低保,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合作社负责人扎西东主是一名返乡创业者,之前在外面做蕨麻加工生意。2015年,在镇政府帮助下办起了养殖合作社,养殖牦牛和藏羊,2019年实现经营收入21.28万元,成为县级藏羊繁育示范点,目前稳定带动32户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业。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源,为卓尼发展牛羊菜薯药、青稞和油菜等特色产业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几年,根据地域环境,卓尼县培育出一大批新兴主导产业,成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依靠。
阿子滩镇阿子滩村特大黄种植基地里,唐古特大黄长势良好,几名藏族妇女正在地里忙碌。海拔3100多的米阿子滩村,人均耕地十几亩,典型的人少地多,村民多种植青稞,但由于海拔高,青稞种不熟,产量也低,只能用作饲料。
2019年,村里流转300多亩土地,成立了合作社,种起了唐古特大黄,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现在,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村民一年仅土地流转费就有六七千元,加上在基地种植、拔草,一年下来至少还有3000元用工收入,而大黄也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柳林镇草岔沟村地势平坦、日照时间长,2018年柳林镇因地制宜在草岔沟村建成占地100余亩、涉及5个贫困村406户贫困户的光伏联村电站,去年并网结算电费196.5万元,为贫困户带来了一年3000元的分红收入。
光伏发电站的建成,不仅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电费资金下发到村集体经济后,一部分用于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一部分用于村路修建和维护。“贫困户不用投入,全由政府出资建设,一次投入即可终身受益,风险小收入高,是我们村的长效产业。”草岔沟村支书张康主感慨地说。
产业能富民,就业稳人心。有业可依,稳定脱贫方能实现。
木耳镇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近年来,木耳镇充分挖掘当地茶文化历史,建设起“山水木耳”扶贫车间,大力发展八宝盖碗茶产业,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走进“山水木耳”扶贫车间,村民们正在分装茶料、茶具。车间的商品展示柜台上,盖碗茶有专供茶园,也有礼品包装,琳琅满目。
木耳镇村民石彩英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去年4月,她来到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有1800元的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里,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像石彩英这样,在家门口扶贫车间变身“上班族”的贫困户在卓尼还有很多。
柳林镇上卓村腾达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缝制校服、纺织各类具有藏族元素的地毯,员工多为周边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的贫困留守妇女。2019年4月,经过多方对接,柳林镇在上卓村闲置土地上建成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可吸纳近20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的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手里有了零花钱,不再向丈夫儿子伸手要钱,不仅改变了生活条件,家庭地位也提高了。”当地妇女道出最真实的内心感受。
消费“云”
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卓尼极其丰富的特色产品,牦牛肉、野生羊肚菌、藏中药材、刺绣以及洮砚,都是卓尼的主打产业。
然而,受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影响,这些质优物美的特色产品长期停留在县域之内,“藏在深闺无人知”。
让山沟沟里的“土产品”走出去,让贫困群众受益增收,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及众多的创新电商形式应运而生,在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走进卓尼县公共电商服务中心,公共直播间里,26岁的藏族姑娘才让拉姆正在通过网络直播,熟练地向粉丝们介绍着具有卓尼特色的产品。
才让拉姆2017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主做阿迦善巴原生态传唱、民族服装、民族工艺品和土特产的销售,前两年依靠传统渠道销售,但销量一直一般。今年4月入驻卓尼县公共电商服务中心后,有了公共直播间和工作室,在中心的帮助下,她带着公司团队做起了网络直播。
“粉丝涨得很快,做了自己的品牌,现在每天至少有5000元的销售额。”三年时间的创业,几个月的直播,才让拉姆将青稞酒卖到法国,向印度提供绣片,她所销售的民族产品不仅走出了卓尼,更走向了世界。在电商发展的同时,她也助力着当地群众脱贫增收,去年才让拉姆分散带动周边50多户妇女做工,人均年收入7500元。
来到位于县城附近的卓尼县农村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分拣区、冷链区工人正忙着分拣,成箱的野山菌、一瓶瓶菜籽油以及各类农特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现有30多个点收购卓尼农特产品,基本都是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中心负责人俞龙布说,农村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将线上线下、城乡连接在一起,能把城乡的山珍依托物流运输出去,也能将外面的产品送至卓尼城乡村庄。
一网联通世界,山花开遍天涯。
卓尼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以电商龙头企业和乡镇电商服务站为载体,借助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引导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青年和大学生(村官)创办电子商务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触网”创业,农户变网商、农村变货仓,全面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卓尼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的建成,县域内仓储条件改善,乡村物流成本降低,农畜特产品营销渠道拓宽,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