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夯实“两不愁三保障” 甘肃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二)

20-11-10 09:5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夯实“两不愁三保障”

  省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责任工作纪实主题采访报道(二)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搬迁工作是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基础和环节,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为此,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了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专责工作组。

  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专责工作组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电力公司等8个单位组成。职责在于督促贫困地区易地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农村危房、农村道路、农村饮水、乡村文化旅游、通光纤宽带和4G基站、动力电供电能力和户均容量提升等基础设施整体规划落实,协调各成员单位建立脱贫攻坚任务工作台账,衔接掌握工作进展,加强现场督查,汇总报送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协同推进目标任务落实。

  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严格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对标对表,全面督促指导相关成员单位实施年度任务,全省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既定完成时限扎实有序推进,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扎实成效。

  基础设施 脱贫攻坚,基础实为先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我省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和涉农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难、饮水难、用网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自然资源方面, 2018-2020年国家累计下达甘肃省增减挂钩跨省域调剂任务6.02万亩,涉及调剂资金180.6亿元,调剂资金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我省“两州一县”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自然资源支撑和保障。

  农村危房改造方面,2018-2020年累计下达补助资金37.6亿元,完成11.77万户危房改造任务。全省实现了现有存量危房改造冲刺清零,贫困农户住进了“安全房”“保命房”。

  农村公路建设方面,2018-2019年累计完成“畅返不畅”路段整治任务0.6万公里;2020年完成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任务1.5万公里。全省实现了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饮水安全方面,2018-2020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6.74亿元,巩固提升集中供水工程0.28万处,分散供水工程1.35万处,改造冬季冻管0.83万公里,实验安装水窖水净化设备3.99万套。全省截至目前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0.94万处,覆盖464万户、1907万人;引泉、小电井、大口井及水窖等分散工程覆盖28万户、117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对照现行贫困退出验收标准,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均已达标。

  文化旅游方面,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3亿元,预计至2020年底全省旅游专业村累计达0.13万个、农家乐累计达2.15万户。通过文化旅游累计带动59.2万人实现脱贫。

  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行政村通光纤宽带建设方面,2018年完成1004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建设任务;电信普遍服务试点4G基站建设方面,2019-2020年累计完成806个4G基站建设任务。三年累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99亿元。试点实施后,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了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通宽带达到99%以上, 农村宽带用户平均速率达到了86.83M,使全省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

  动力电供电能力和户均容量提升方面,2018-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40.06亿元。全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3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704%,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15千伏安,实现农村电网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型升级;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农村用电真正步入了“动力时代”。

  易地搬迁 有家又有业 幸福生活搬出来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综合性扶贫措施,是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共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券等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资金289.39亿元,人均补助5.77万元。截至目前,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所有搬迁贫困群众基本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10.3万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22个大型安置点教育医疗补短板项目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

  而易地扶贫搬迁最终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是看搬迁群众能否稳得住、逐步致富,而这取决于涉及产业、就业等方面的后续扶持工作做得如何。

  “十三五”以来,省发展和改革委指导市县紧扣“一户一策”,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结余资金,依托安置点及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光伏扶贫、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乡村物流、家政服务业等,推动产业增产增收和提质增效,解决贫困群众“靠什么脱贫”问题。同时,把稳定就业作为搬迁群众“稳得住”的主要出路,省政府出台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奖补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扶上马”并“送一程”,强化劳务输转、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建设扶贫车间等多措并举、拓宽渠道,着力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如今,距离实现全面脱贫仅有一个多月,8个贫困县要实现脱贫摘帽,2.5万搬迁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下一步,省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专责工作组将持续提升安置区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更好地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在社区融入和产业就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促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做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并举,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提高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记者 王思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