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一家三代守护红色记忆
【专题】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大型主题全媒体宣传活动
中国甘肃网8月10日讯 一座名为“辣子情缘”的巨大的雕塑矗立在茨日那刚刚修建而成的中心广场,无声地诉说着当地民众与红军战士们的“鱼水情”。今天,这座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小小藏族村落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藏式新居、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青山绿水的生态景观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然而,这个村落最热闹的地方却在距离中心广场不远处的一个小小院落——虽狭小古朴,却干净整洁。这里,是桑杰的家。
矗立在茨日那中心广场的“辣子情缘”雕像(魏依凡摄)
桑杰是茨日那村一名普通而又备受关注的村民,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和其他村民一样,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说他备受关注,是因为他居住的这所房子,是1935年9月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曾经借住过三天三夜的地方。“这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守护它是我的责任。这座房子不仅属于我们家,更属于全国人民,它所承载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几乎每天,桑杰都要向来这里参观考察的游客讲述这座老屋不平凡的历史,以及发生在这里的他们一家三代的故事。
“房东”桑杰与作者合影(顾子宜摄)
借住·信任
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藏式民居,共两层,一楼是土质结构,二楼是木质结构。在如今村里众多焕然一新的新居包围下,这座民居显得有些陈旧、落寞,但其木质门楣上“茨日那毛泽东旧居”的匾额,却令这座小院熠熠生辉。“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小院很不起眼,但当时这可是全村最好的房子了。”据桑杰介绍,他的爷爷格让是当地的“土官”,为人善良,靠耕田、放牧、跑马帮,辛勤劳作、精打细算,打理出这一份不错的家业。
旧居门楣上的匾额(魏依凡摄)
“当时,加上国民党对红军的诋毁宣传,他们(红军)到达之前,村里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很多村民都逃到深山去了。”桑杰回忆起爷爷给他讲述过的场景:“当时家里有很多粮食,爷爷担心自己苦心经营的家产被破坏,虽然也害怕,但还是抱着的侥幸心理留了下来。”“当9月13日红军到达旺藏寺,开始征用民房并选中我家房子的时候,爷爷是心存疑虑的。但看到红军不占不抢,非常和气,还为村民治病送药,爷爷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而毛泽东的到来,给这位藏族同胞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天傍晚,一位大个子红军进屋后很和善的与爷爷打招呼,聊家常,他告诉爷爷这些背着枪的红军战士路过迭部是借道北上,抗日救国,会很好的保护群众的私人财产。后来爷爷才知道他就是毛主席。”讲到这里,桑杰仍然非常激动:“毛主席告诉爷爷,红军战士以前都是贫苦人家的子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红军的最终目的,让天下的穷人都得到解放。爷爷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道理,能有幸成为毛主席和红军长征路上的‘房东’,让他老人家终身受益。”
此后,格让被毛泽东的魅力深深打动,“他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自酿的青稞酒、酥油,亲自送到毛主席手上。当他知道周恩来同志正在患病,就拿出家里珍贵的草药和牛奶,为他治病并补充营养。”迭部县文旅局工作人员杨西兰说,毛主席曾亲口对格让讲过这样的一句话:“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在藏区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就是在你们家。你们为艰难中的红军不仅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让我们有久别之后回家的亲切感受。”
在这温暖的“家”里,毛主席运筹帷幄,部署了对红军命运至关重要的腊子口战役——“在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
身教·坚守
据介绍,毛泽东当时住在这座房子的二楼,这是藏族招待尊贵客人最好的房间。现在为了更好地保护旧居,每次只允许三人同时进入参观。“这些文物就是当时红军北上后留下来的,被当时的房东(桑杰的爷爷格让)收藏了起来”,杨西兰指着旧居内展柜上的一个药箱及其他物品向大家介绍道,“同时,这座木屋的格局也丝毫没有变动,大家看到的这个土炕也保留了当时毛主席借住时的样子。”
旧居二楼毛主席居所(魏依凡摄)
展柜内的药箱及其他物品(魏依凡摄)
据桑杰回忆,虽然红军走后,由于局势的原因,“红军写在墙上的宣传标语暂时用石灰盖住了,爷爷也闭口不谈接待红军的事,但他不放过一切机会在群众中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外出时非常留意红军的消息。后来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也极力劝阻,打消了家人拆木楼换粮食的想法,直至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旧居的保护与维修。”
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桑杰的父亲阿仓也成为旧居坚定不移的守护者。当时“为争取旧居的历史地位和修缮维护,父亲东奔西走,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桑杰现在仍能清晰地记起有时候问题得不到解决,父亲每天都会进出旧居好多次,抚摸着旧居中的桌椅,长吁短叹,夜晚独坐在油灯下苦想冥思的场景。
“除了旧居的保护与维修,父亲还通过自己的四处走访,搜集了许多红军在茨日那发生的各种感人事迹,以及在当地口口相传的关于旧居的各种传说,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料”,桑杰说,“父亲不识多少字,为了保存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每天劳动之余,就在油灯下认证整理,仔细记录。”据桑杰回忆,当时只要知道谁家有红军长征留下的东西,阿仓就会三番五次上门,动员人家出让;哪里有流落的红军,也会不辞辛苦找上门去结识…… “陈列柜里的这些文物很多就是当时从当地村民家里收集来的”杨西兰介绍道。
迭部县文旅局工作人员杨西兰介绍“红色寺院”旺藏寺的历史(魏依凡摄)
嘱托·承诺
1983年阿仓去世,守护旧居的担子落在了桑杰身上,除了父亲“应该以守护旧居与旧居的故事为己任,让红军的故事代代相传,让红军的精神发扬光大”的话一直萦绕在心头之外,萧华将军的嘱托,亦成为他坚守在这里的理由,“一刻也不敢忘”。
上世纪70年代末,曾随同主席一并在这里借住过的萧华将军重回茨日那村,“依靠家门前的酸梨树认出了这里就是毛主席借住过的地方”。桑杰回忆,也就是那时候开始,他家被正式确认为毛泽东旧居。“当年的那棵酸梨树在1984年被大风刮倒了,现在的这棵是为了保持故居原貌,后来重新栽种的。”杨西兰指着院子里一棵郁郁葱葱的酸梨树解释道。
“一定要继承好这份遗产,这是一个值得全国人民纪念的地方。”萧华将军的这句叮咛,成了桑杰后半辈子的承诺。
当然,桑杰也曾有过犹豫和挣扎。“我结婚的时候村里人就开始动员我拆掉房子重建,我没答应。后来我儿子结婚,又有人劝”,说道这里,桑杰挠了挠头:“看到邻居都盖起了新房子,非常羡慕。但想到爷爷和萧华将军的嘱托,想到这么多年保护这座房子的不易,心里就坚定了:房子坚决不能拆。”
而后,关于旧居的好消息一路传来:1981年,老屋被确定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命名为迭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政府每年给我发放了2000元补助,作为旧居日常管理的费用。后来这项费用增加到了1.2万元,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桑杰微笑着说道。
但资金仍然匮乏。因此,旧居没有配备常驻的解说人员。“一般只有考察团来考察参观的时候,相关部门才会派我们讲解员过来,平时这里都是由房主桑杰在管理和接待。”杨西兰说。近几年,来旧居参观考察的人数逐年递增,每年几万人的数量让桑杰有点应接不暇。当然,桑杰有自己的应对办法:“我就开始动员家里每一个人都成为义务的讲解员,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把长征精神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坎上,让大家能够不虚此行。也希望我的儿子能够继续守护这份‘特殊的家产’。”
三代守护,三代故事。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在桑杰一家的默默守护中代代相传,使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滋养民族精神。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