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甘南:做好三篇文章 书写高原传奇(图)

2019-09-22 11: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专题】礼赞70年甘肃奋进足迹

  本网记者 张振宇 程健

  核心提示

  穿越唐蕃古道,驻足九色甘南。

  草原辽阔、森林茂密、雪峰绵延、山清水秀、草碧天蓝,圣境天堂般的草原上,弥散着沁入心脾的酥油香,深藏着浓郁的文化风情。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曾两次途径这里: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等众多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曾在这里演绎。

  回望来路,风雨兼程。甘南人民用极不平凡的壮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滞后的发展困境、深度的贫穷现状,甘南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直面困难、负重奋进,紧随着共和国前进的历史脚步,用70年时间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史壮举,书写了翻天覆地般巨大变化的高原传奇。

  守护好祖国的生态安全大屏障

  甘南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153.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4.45%,草场面积4084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28%,湿地保有量面积48.88万公顷,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之一,被称为“中华水塔”。

  尤其是黄河玛曲段径流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以上。发源于碌曲郎木寺境内的白龙江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是长江最大的二级支流。

  因此,甘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被整体纳入国家生态功能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守护好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至关重要。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草原超载放牧、森林过度采伐等原因,甘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直接威胁到黄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为此,甘南州先行部署,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扶贫、矿产地质环境、生态补偿等工作同步开展、齐抓共管,出台了一系列建设管理规划,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合作市面山绿化工作便是其中之一。

  站在甘南州合作市北端的山顶上,上万亩灌木林尽收眼底。放眼远望,绵延起伏的丛林与碧绿的草原交相融合,一派绿意盎然与勃勃生机。

  合作市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明军告诉记者,合作市以城区面山区域为中心,在全市范围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面山造林等生态工程,完成面山绿化4万余亩。

  “针对坡度在25度以上,亩产不超过200斤的土地,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通过义务植树和工程造林,让这些耕地变成了森林。”李明军介绍,合作市义务植树的工作每年4至5月份会如期开展,6800多名干部群众主动上山栽树,每人至少5棵,每年新增林地至少380亩。

  甘南州副州长王建军告诉记者,通过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全州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逐步缓解,有效改善了全州生态环境,增强了生态服务功能及产品供给能力,人口、资源、环境得到有效协调发展,为加快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

  作为全国的生态安全屏障,甘南州90%以上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加之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区、灾害频发区、连片贫困区、稳定敏感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一现状,甘南州委州政府从藏区农牧村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发,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300多个,实施了“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全面补齐农牧村基础设施短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合作市坚木克尔街道下加拉村民小组就是1300多个生态文明小康村中的一个。

  村民加不老介绍,多年以前,村民们以种地为生,住的房子陈旧破烂,道路泥泞不堪,距离合作市仅4公里却常年难以入城。

  “以前用牛羊粪烧火做饭取暖,院内院外都是牛羊,又脏又乱。种的庄稼,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也只有5000元左右。”走进宽敞的二楼客厅,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加不老开心地告诉记者:“如今,房子宽敞了,道路硬化了,村里环境也好了。做饭用的是天然气,炕上用的是碳纤维(用电取暖,温度可自行控制),几乎家家都有了小轿车,天热不想开车时,都骑电动摩托车进城。”

  从一年难得进城一次,到追求更加舒适,天热时骑电动摩托车进城。下加拉村民小组村民们的生活不只是美满幸福,应该是翻天覆地。

  驻村干部赵永刚告诉记者,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该村的土地都变成了林地,每亩地每年补贴650元。他说:“村民们不种地了,也不养牛羊了,劳务输出与即将到来的合作社分红,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甘南州已建设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等形态各异、风格鲜明的生态文明小康村1303个,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带动39万多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主动投身产业发展,实现了群众从思想上的“等靠要”到行动上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进步。

  可以说,甘南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成为藏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藏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甘南方案”和“藏区样本”。

  大力气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甘南是距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特殊的地理地貌和传统文化,造就了甘南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光辉灿烂的红色传承。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峡谷群、亚洲最大的天然草原、中国最美的湿地,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拉尕山等国家级旅游景区遍布全州,123座藏传佛教寺院分布在甘南大地,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新城苏维埃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深受游客的喜爱,毛兰木大法会、香浪节、赛马会、拔河节、朝水节、插箭节等30多种民俗节庆异彩纷呈。

  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全域旅游无垃圾创建,甘南,成为了“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人生要去的50个地方”和“2018年度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特色旅游城市”。

  旅游,既能减少林草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增加群众收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最适合甘南大力发展的首位产业。

  对此,甘南全州上下高倍聚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旅游兴州”战略,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州县市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完成了冶力关、拉卜楞、扎尕那大景区管委会,制定了旅游专业村建设标准和观景台、旅游厕所管理办法,持续开展了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执法检查,率先建立了旅游消费先行赔付机制,逐年加大旅游专项资金投入,成立州文旅交建集团,为旅游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同时,实施交通突破行动,完善接待设施,强化品牌营销,挖掘文化资源,推进农旅、商旅融合,开发旅游商品,使得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8年,甘南州接待游客近12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业,已成为甘南州脱贫攻坚,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在做好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旅游发展三篇大文章的同时,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建州初的95.7︰2.5︰1.8优化为2018年的23.7:14.5:61.8,经济发展从百废待兴,实现了多业并举,第三产业更是成为了拉动全州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结束语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甘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55.73亿元,是1949年的51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677元,是1949年的45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4783元,是2004年的5.2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和稳步迈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尤其是2001年至2018年间,全州累计减少农牧村贫困人口65.1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9.39%下降到3.89%,6县市已脱贫摘帽,剩下的临潭、舟曲两县预计将在今年底脱贫摘帽。

  回顾70年的奋斗历程,甘南书写的传奇,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特殊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中央企业、天津等对口支援市、省内“七市九企”、省直有关单位无私援助和鼎力帮助的的结果,是历届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南州干部群众将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对标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全力以赴促进各项事业共同进步,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