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一身污 换得一城洁——记平凉市崆峒区环卫处环卫工人赵灵英(图)
本网记者 程健
核心提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选择了环卫工这份职业,就一定要干到最出色!
崆峒区是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近年来,崆峒区环卫工作完成了作业水平稳步提升、体制机制转型跨越的发展目标。
清扫保洁面积由2012年的367.6万平方米增加到1044万平方米,垃圾清运车等作业车辆从最初的5辆增加为现在的177辆,日收集处理平凉中心城区居民生活垃圾约280吨。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整洁干净的马路,纵横交错,一组组跃动的数字,诉说着一批又一批环卫人的努力和汗水,展示着环卫工作近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赵灵英就是这717名环卫工人中的一员。
战胜自我 笑对“偏见”
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但他们却常常承受着轻视的眼光与耻笑。
赵灵英出生在平凉市崆峒区一个贫困家庭,1990年,年仅19岁的赵灵英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
“那时候,经常有人把垃圾倒在刚清扫干净的街道上,我上前好言相劝却得不到理解,甚至要面对恶语谩骂和侮辱……”赵灵英说,想起一辈子将与扫帚铁锨作伴,委屈便使她泪花闪闪。
但她没有退缩!
“每当疲劳不堪、心情苦闷时,我就会想起师傅的话:清扫工作谈不上体面,但人不能老和别人比高低。”赵灵英说:“当时想,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努力把它干好,而且要一天比一天干得好。只有把活干好了,才能被别人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灵英渐渐适应并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清扫保洁工作任务,她总是比别人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岗位上。冬天手冻僵了,哈几口气暖一暖接着干……
巾帼须眉 铁臂担当
2006年夏天,平凉城区迎来持续降雨,大量洪水泥沙淤积在街道上,严重影响了交通。
担任环卫三中队中队长的赵灵英负责城郊结合部街道卫生清扫工作任务。她顾不上下班回家,便立即组织同事一起扫积水、铲淤泥。
六个多小时,道路清理干净,中断许久的交通也恢复了正常。
“看着行人投来感激的目光,我觉得,这就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赵灵英笑道:“冬季雪多,我和同事们便五点多起床,将冰雪铲除干净,让早起上班的人们安全地走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
2009年,平凉市正值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单位将菜市巷公厕达标任务交给了赵灵英。
强忍着恶臭,一勺一勺往外掏垃圾,整整两天时间,她们完成了任务,实现了卫生达标。
还有接到群众举报,主动清扫、清洗洒在路上的石灰料;创新工作方法,发明新型扫帚并在一线全面推行……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脸霜,蹲墙根、坐路牙、吃冷饭、喝凉水,多少个除夕之夜她在马路上过年……
无悔事业 留憾家人
2007年,平凉市正在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赵灵英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年迈的公公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她却只能满含着歉意将看护病人、照顾孩子的事情全部交给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单位领导知道情况后让她请假休息,但她不愿在创建工作正进入攻坚期时当一名“逃兵”而婉拒领导的好意。
通过不懈努力,平凉市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达标验收,但她的公公却因永远离开了她们。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赵灵英自责道:“我欠家人太多了。”
她是一名优秀的环卫人,是平凉市环卫战线上的一面旗帜,201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环卫工人,2015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27年来,赵灵英凭借着“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的奉献精神,携同广大环卫工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用一把扫帚,一把铁锨换来了平凉这座城市的洁净与靓丽。
而今,她依然用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继续谱写着她那平凡人生的价值与辉煌。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