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一起“打卡”文化宝藏莫高窟
莫高窟。(孙志军 摄)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甘肃省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
敦煌,河西走廊西端的重镇,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也恰好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自4至14世纪连续开窟造像,形成南北长1000多米的石窟群,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在中国文化史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莫高窟。(孙志军 摄)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石窟内彩塑、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吸收了古代中西艺术之长,反映了1000多年间佛教文化、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
星辰下的莫高窟。(孙志军 摄)
莫高窟分南北两区,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接下来,就让我们近距离走进敦煌莫高窟,了解几个比较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洞窟。
莫高窟第16窟内景。(敦煌研究院供图)
莫高窟第16窟
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851--867)间。窟主为晚唐河西都僧统吴和尚。该窟的上层为第365窟(七佛堂),顶层为第366窟,均为吴和尚独立开凿的系列窟,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即“三层楼”),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
此窟为莫高窟大型洞窟之一,覆斗形顶,中心设马蹄形佛坛,坛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一佛,二弟子,两协侍菩萨,四供养菩萨共九身塑像。佛坛西设背屏直触窟顶。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西夏所绘千佛,色彩单调、千佛一面、缺乏生机,晚期佛教艺术之衰落足见一斑。窟顶为西夏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四坡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甬道南壁有王道士为表其修三层楼之功德,而建造的木碑。
莫高窟第17窟内景。(孙志军 摄)
莫高窟第17窟
此窟又名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晚唐。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的影窟。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但令人痛心的是,自1907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敦煌遗书,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除汉文写本外, 还有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资料: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希伯莱文、梵文等。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吸引了我国及英、法、俄、美、日等许多国 家的学者进行研究,由此兴起了一门新的国际性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第45窟内景。(孙志军 摄)
莫高窟第45窟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南壁画观音经变。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
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画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局部)。(孙志军 摄)
莫高窟第61窟
又名“文殊堂”。建于五代947--951年间,窟主曹元忠。覆斗形顶下方四角龛内,画四大天王像,为五代洞窟的特征。东壁以及南北壁东侧下方分别绘回鹘公 主、于阗公主、曹氏女供养人像。主室中心佛坛为背屏式马蹄形佛坛,背屏上仅残存主尊文殊所骑狮子像尾。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画是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图,这是敦 煌壁画中规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图,也是最大的全景式历史地图。此图长13米,高3.6米,画中详细描绘了东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地形 及社会风情。图中所绘城郭、寺庙、楼台、亭阁、佛塔、草庐、桥梁等各类建筑一百七十多处,是十分珍贵的古代建筑史料。
莫高窟第96窟内景。(孙志军 摄)
莫高窟第96窟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原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966年)重修,现在的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现在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局部。(孙志军 摄)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时期开凿的代表洞窟之一。龛内的塑像经过清代重新彩绘,已失唐代原貌。洞窟主室南北两壁绘制了内容丰富的佛教史迹故事。
北壁的《张骞出使西域》,讲述的是霍去病在攻打匈奴胜利后获得了两个“祭天金人”,于是汉武帝建造了“甘泉宫”供奉这两个“祭天金人”。虽然每日带领群臣 焚香礼拜,但不知金人的名号,故而派张骞赴西域问金人名号的故事。画面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张骞一行人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已近 大夏国,远处城垣在望,城内寺塔林立,城外已有比丘出城迎接。这幅画虽有许多牵强附会之说,但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功不可没。这幅画是研究丝绸之 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此窟佛教史迹画都是组合式,每个故事中绘有大小不等,上下交错的四至五个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分界线,而是以山水、建筑为背景,人物活动在山水和建筑物中,互相融为一体,是唐代山水人物画的杰作。
南壁中央留有一片空白,这是1924年被美国人兰登·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后,留下的痕迹。(洞窟简介内容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