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甘肃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文字·系列展播(5)】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19-06-25 15:32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兰琴

【专题】2019甘肃省“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征集活动

  作者:韩利鑫

  江涛谢绝村里的“低保户”推荐登记,他说靠党的政策和社会各界帮助,家人通过辛勤劳动,能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他身残志坚,心地坦诚,让乡亲们竖大拇指。大家都夸赞他有志气,肯吃苦,好样的。

  江涛的家庭很特殊,一家四口人。父亲老实巴交,木讷实在。他和母亲、妹妹都是聋人,听力障碍一个比一个厉害,说话也不顺利,靠观察别人举动、表情,揣摩事情,时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父母的结合也很不平凡。母亲家有耳聋遗传,父亲年轻当木匠,三十多没对象。生产队派他出村制作嫁妆,人家看他老实本分有手艺,就给介绍了母亲,他俩一见如故。

  爷爷不同意这亲事,嫌弃母亲耳聋少语。父亲不听劝阻,娶了母亲。江涛出生,耳朵几乎听不到声音。妹妹出生,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在意料之中。

  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为孩子着急。江涛看到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也觉得奇怪。等懂事了,父亲给孩子讲原因,孩子接受现实,没问询,没气馁。

  村里孩子很愿意找江涛玩耍,不但没有人讥笑他耳聋,还老帮他。江涛很讨人喜欢,也很争气,很小就学会配钥匙、修自行车、农具等。父亲支持他学手艺,将来能挣饭吃。

  “走呀,上学去,你准行!”小伙伴约江涛上学。他没说啥,也跟着报名。父母投去赞许和担心的目光。

  “这孩子应去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能跟班吗?”班主任疑惑。没人给答复,当时大城市才有特殊教育学校。

  江涛上小学,每次考试都是班内倒数,可没人责备他,相反还给他鼓励。家人看他还行,也把妹妹送到学校。

  穷人孩子早当家。江涛边上学边帮家人忙农活、料理家务。春种秋收时节,当好父母助手。再苦再累,他忍着,很少流泪。

  伙伴开始上初中了,论家庭情况实在不允许他再上学了。他母亲生病,隔段时间就打针吃药,欠债越来越多。当地慈善组织、彩票发行机构、好心人士给予了扶持。学校报名那天,他穿上干净衣服,留下“我要读书”纸条,跟小伙伴去了学校。

  老校长对江涛早有耳闻,很佩服,很感动,决定收留他。于是,他又开始初中生活。

  江涛倍加珍惜这机会,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尽量完成作业。节假日帮人家修自行车、修农具、配钥匙,他没觉得有难度。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初中毕业,江涛长成小伙子。那年春天,当地的慈善组织和彩票发行机构,来他家探望、帮扶,提供致富信息。为改变家庭困难,他决定去城市打工。家人不放心,再三挽留也没劝住。

  万事开头难。他是聋人,又那么瘦小,连找几个工厂,没收留的。最后去了一家废品回收点,给废品分类、打包、装车。这是力气活,他干得很累、很欢。

  为防止打工的偷东西和不辞而别,老板两个月发一次工资。每次发了工工资,江涛总是捎给父母。每次回家院子里笑声不断,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又一年的早春二月,天寒地冻。本村的老爷爷跟闺女到城里生活,在批发市场看大门,从报纸上看到江涛参加宣传义务献血的图片。原来,江涛看到红十字会倡导献血,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也该为社会上做点好事,于是去广场边的采血车问询。

  采血车的工作人员发现他有听力障碍,认真问询家庭和工作情况后,对他的爱心给与表扬,发展他成为义务宣传员,血站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江涛的举动,引起记者的关注。

  老爷爷拿着报纸去废品点找他。却见他腿瘸着,左胳膊不敢动,还在坚持分拣废品。因棚户区改造,平房宿舍拆了,他临时在铁路桥下住宿。

  原来,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江涛往车上装啤酒瓶子,砸伤了。老板也有一段时间不见人。老爷爷领他去洗澡,吃水饺,让他晚上去批发市场的传达室睡。他乡遇亲人,江涛没推辞。

  没几天,老爷爷去报社,跟采访江涛的记者说了。记者赶往废品点,问询情况,帮助要回工钱。

  不久,市里开残疾人就业招聘会。记者现场给他联系几家企业,都因户口农村、没残疾证等不愿要。咋办呢?这时,分管残联、红十字会、血站工作的市领导来检查指导,记者忙跟这位领导汇报。领导对江涛参加公益活动、宣传义务献血事给予称赞,于是跟生产帐篷的福利企业推介,老板欣然接受,答应一周内上班。

  接下来办理就业手续。回村、镇上申办残疾证,去县残联,碰到热心人,很快按程序办好了。

  江涛先干帐篷缝纫,一段时间后,车间主任觉得他虽然听和说的能力不行,却是个“可塑之才”,就让他干剪裁。他勤奋学习,爱动脑筋,很快学会大型缝纫机和电焊、气割机的使用技巧,掌握了帐篷设计、制作、安装、拆卸等全套工艺,成为生产骨干。不到半年,带着工友革新工艺,受到企业奖励。

  工作稳定了,收入高了,他积极参加公益组织,参与慈善活动,每年都积极参加宣传义务献血活动,为献血活动提供服务,让更多人加入到献血者行列,感受到“救护他人,幸福自己”的快乐。节假日穿上志愿者马甲,为居民修理水电暖,成为社区热心人。

  这几年,城市发展快了,他搬入了政府首批廉租房,过上了开心生活,真心体验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内涵。他买上了电动三轮,业余时间干点零活,大多是帮忙,有时候也挣点外快,他打出了“价格好商量,质量不商量”的广告,社区居民都愿意找他。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江涛的努力,让父母看到希望,增强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妹妹也沿哥哥的路,上完初中,去了养鸡场干活。

  如今,他家里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成为残疾人家庭自食其力的“样板户”。以前邻居担心他家日子咋过,如今放心了。江涛用生动的事实给乡亲们上了一堂“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生动课。

  前段日子,村委对特殊家庭收入统计摸底,对贫困户精准帮扶。江涛感谢村委的关怀,他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各界,我家渡过难关了,新生活开始了。我们要靠自己辛勤劳动,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把帮扶送给更需要的家庭,让乡亲都过上幸福生活!”

  ————————————————————————

  附1:投稿说明 ↓↓↓

  1.申报作品须由网友自发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他人或机构知识产权;

  2.申报作品须发表时机恰当,尤其侧重于国内及省内重大活动、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主题、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在网上形成关键性正面引导作用的网络文字作品(作品可以是网络新闻、评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传记等各种体裁;单件作品不超过2000字,连载小说可视情放宽);作品须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导向正确。

  3.申报作品具体分为国际类、国内类、军事类、社会类、文教类、其他类(包括网络文学、诗歌类作品等)六大类别。

  4.申报作品作者可为单位、团队或个人。同一作品作者仅限报1篇。

  5.参评作品必须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

  6.以单位推荐的方式申报作品,须下载申报推荐表和版权承诺书,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将盖章电子扫描件(或照片)上传;个人自荐申报作品,须上传个人身份证件正反两面的电子扫描件(或照片)。

  7.申报“百名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电子版及盖章材料文件以“百名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名称”命名,并上传至邮箱:wu100wz@gscn.com.cn。

  附2:2019甘肃省“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征稿启事(点击下载报名表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